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时间:2023年06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佳敏   编辑:jingying   点击: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李冰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个人与社会这一对关系的过程中,与同学们深入探究了“人的属性”这一话题,主要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人的现象与本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而关于“人”,“人性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性论一直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而人性为善还是为恶,一直被人们所争论。孟子道: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道: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以此为基础,同学们就“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辩论。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辩论开始前,李冰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分组,同时各小组认领了任务。此次课堂辩论一共分为三组,分别为正方组、反方组以及主持组。首先,主持组的组长在本小组内分配好了任务:负责规则梳理的同学在课堂辩论前将辩论规则进行整理发布至班级群内让大家熟悉整体的规则;负责主持的同学写好了主持串词,为本次课堂辩论做了充足的准备;负责计时和拍照的同学也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紧接着,正反方的辩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风采啦,激烈的辩论赛在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现在开始”之后一触即发。首先,持“性本善”的正方选手发起挑战,进行观点陈述: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感情和理性观念;本,是本来的样子和先天所赋予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人性本善。《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也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正因为人性本身是善的,才有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因为这些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出发点是善的。如果人的恶的话,那就没有以善为出发点制定的规范了。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事件,这正是人内心善良的表现和流露。持“行本恶”的反方辩手也不甘示弱,他们指出:恶是指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扩张,性本恶是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人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才需要制定向善向好的规范和规则,才需要有我们的道德规范来对人们进行约束,如果性本善的话,那何需这些规则和规范呢?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在正反方选手进行了立论陈词,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辩论赛激烈而有序地进行。二辩和三辩选手各自发力,使用名人名言、具体案例等方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精彩至极,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由双方四辩进行分别进行小结。正方四辩指出: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由于“苟不教,性乃迁”,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同辈群体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呈现出恶的方面,正是因此,我们需要有道德规范,需要制定各种规则,需要诉诸法律,由此来纠正成长过程中的弯路和偏路。而也正是因为性本善,才有了这些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同时这些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发挥其作用。反方四辩指出:正是因为人性本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才会出现偏离所谓“善”的轨道,做出不符合“善”的行为和举动。而且人的欲望是先天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在不自觉地追求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就是恶。而正是因为性本恶,我们才需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来约束恶的行为,将人们引导至好的方面和善的方面,因此,恶是原因、是本来就存在的,善是结果。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完满演绎·课堂篇】思在辩中明,论在辩中清——“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课堂辩论

对于此次课堂辩论,李冰老师给予充分地肯定,可以看出,每位辩手的准备都十分充足,且有理有据,论点充分有力。关于“本性善”和“性本恶”,李冰老师从两种观点的起源、发展进行了分享。同时也指出,关于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一直不眠不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关于这个争论的终点仍然是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希望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希望自己也一直是在追求向上和向善的。世界关于善恶对错的争论太多了,而且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判断善恶对错的标准,那么判断善恶对错的能力,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东西。希望同学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善良和纯粹,可以保持对善的追求和向往,保持对人的善良,对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对世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