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典籍里的《道德经》——走进庄子哲学的双语课堂 时间:2023年03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昝玲   编辑:jingying   点击:

“同学们,《道德经》来之不易,着实珍贵,老子著书《道德经》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哪位同学记得?”

在本次庄子哲学课堂上,昝玲老师首先发问。

“关令尹喜强留老子著书。”

“典籍如灯,可照亮世人。”

“没错”,昝玲老师回应道,“道,不可言说,不能从文字上去求,然而老子归隐前最终为世人留下这部典籍,可谓用心良苦,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是幸福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老子所谓道究竟何意。”

昝玲老师首先请同学诵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十一章和第四十八章,并以“There is something undifferentiated”来诠释“有物混成”究竟何意,为同学们理解《道德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向度。紧接着昝玲老师为大家分析“名”的双重意义,以及“道”为何是“强字之”、“强名之”。

“‘Name’含有两种词性,名词与动词,首先老子告诉我们不要把‘道’理解为某种一个名词即‘常名’,要认识到所有‘常名’都是通过我们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制定出来的,在这一命名即‘name it’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将一个本与我无关的、异己的东西拉入我的世界,使之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即王阳明所讲此花颜色与你一时明白起来,这是‘Name’积极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其消极的一面,万事万物的‘Name’都是以人类中心为视角,在‘name it’的过程中,我们将‘it’视为认识的对象,我作为认识的主体,如此一来物与我、客与主便是二分了。然而我们与‘道’的关系绝不是二分的,这个‘undifferentiated’的‘ something’是天地之母,亦是人之始,我们与天、地、道同体,同为‘大’,物与我、客与主本是一体。”通过中英文的对照解释,同学们表示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老子“道”的含义。

随后,昝玲老师组织同学们共同书写老子寄语,首先选择《道德经》中自己喜欢的任一章、一句,并说明其给予的启发和感想,随后进行交流,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每一位同学拿到其他同学的寄语后,再次欣赏其分享的内容,同时展开一场新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老子寄语活动,同学们一方面找到了《道德经》中最能打动自己和启发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完满演绎·课堂篇】典籍里的《道德经》——走进庄子哲学的双语课堂
课堂活动

【完满演绎·课堂篇】典籍里的《道德经》——走进庄子哲学的双语课堂
【完满演绎·课堂篇】典籍里的《道德经》——走进庄子哲学的双语课堂
学生作品选集

灯能照亮典籍,典籍如灯,能照亮世人,让我们把这份智慧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