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远景学院与形意拳中心以《大学英语2》课程开展跨学科团队教学实践。课前大学英语2主讲教师高文君、王哲仁与郝崇伶老师一同前往形意拳中心向宫皓丞老师请教形意拳的知识,共同围绕本节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要突出中心学科的思维理解力,注重跨学科融合的途径,课堂内容的跨学科资源整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跨学科思维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宫皓丞老师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任晋中信息学院形意拳中心教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以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立足高校,向当代大学生传播形意拳的历史和文化。
在课堂中,高老师将形意拳相关视频与英文资料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学生研读资料。并将课堂分为两个场景:首先在教室中,共同欣赏经典电影中形意拳的展示,同学们既领略了拳法的精妙也体会到了背后的武术精神与家国情怀,然后老师介绍了由美国作家Robert W.Smith所著的Hsing-I Chinese Mind-Body Boxing。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形意拳,并且讲解了威妥玛拼音,及音译和解释可以运用在中国独有事物的翻译上,从而让学生理解书名的来由。以达到用英语讲形意拳的第一步,名称的翻译。
“Harmoniously merging the mind and the body, Hsing-I Ch'uan is simultaneously one of the most simple and most complex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 five forms, based on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he five elements, provide a toolbox of techniques that the skillful Hsing-I practitioner uses to box with himself, channeling ch'i into spirit and spirit into mindful stillness. From this synthesi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orces springs new energy and true ability.”
——引自Hsing-I Chinese Mind-Body Boxing
课堂的第二个场景在形意拳中心,宫老师从五方面带领师生共同深入了解了形意拳,首先是其历史沿革,其次是立拳之理,到信息学院形意拳中心的成立,形意拳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介绍,宫老师展示了刀、剑、棍、枪等器械的使用,老师的飒爽英姿赢得了师生们阵阵掌声。相信在那一时刻不仅这些器械与动作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中国武术之魂也开始在青年一代心中开始扎根。讲解之后,宫老师从武术基本礼仪——抱拳礼开始,带领大家共同习练了五行拳,进退连环等拳法。整节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跨学科“双师”教学把课堂推向高潮,也把中国武术精神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
课后学生要将课文中的Cliff Yong的马拉松精神与形意拳传达的中国武术精神进行对比分析,在下一堂课中进行展示。
该课程教师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跨空间的方式讲解Unit5 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最终期待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给学生带来自我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大幅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置身形意拳中心,用心聆听感悟,积极习练,在欣赏与感受武术之魂的同时,加深了对形意拳的认知,提升了用英语传播文化的信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