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发起远景学院第六届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本次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以“博雅·美育”为主题,第一期将围绕电影《阿甘正传》进行跨学科交流与研讨。4月4日下午,在箕城书院9 ¾观影厅内,远景学院葛乔老师、王慧敏老师与《大众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全体学生共同观影,特别邀请到电影评论中心张婧主任为主嘉宾,与同学们共同打造一个思维与精神的盛宴。
活动现场,主持人刘瑞琪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奥斯卡著名影片《阿甘正传》,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一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被主人公的故事所打动,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时而被剧情牵引发出由衷地感叹。
观影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与研讨。电影评论中心张婧主任首先对第一次观看《阿甘正传》的时期以及同学们认为《阿甘正传》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提出了疑问。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高中时期老师为了激励我们观看的。而张婧老师则对于电影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阿甘正传》并不单单只是一部简单的励志片。电影的片头随风飘动的羽毛以及那一句著名的台词“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都告诉我们人生是不确定的,阿甘与珍妮是感性与理性的代表。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回答我们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不能只拥有理性或感性。人们都想达到完美的状态,那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葛乔老师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对电影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信息茧房,这种信息茧房让我们的观点,思想变得局限。但在某种程度上,信息茧房并不一定不好。电影中阿甘的妈妈不接受阿甘智力低下的说法,对阿甘进行正常孩子的教育。阿甘身边的人也鼓励他,还发掘了阿甘身上的闪光点。因此阿甘从不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我们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外部环境时,同样要做到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王慧敏老师则从文学的现实与虚构谈起了对电影的理解。影片中虽然有现实的成分,但也不乏荒诞的因素。我们对一部影片的鉴赏不一定停留在某一点上,人生就是在不断领悟,无外乎这样三重境界:初看阿甘的故事是一部励志的故事,这是“看山是山”的阶段。再看我们领悟到人生的荒诞,是“看山不是山”的阶段。我们终其一生对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回答,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回归平淡,最终与自己和解。这就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好的影片让人品悟到人生的真谛,跨学科的解读让大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乐趣。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对“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瓜”的感悟,张婧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应:人是不能被定义的,我们对待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陷入传统观念的怪圈。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电影《阿甘正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阿甘身上明白了最简单的人生道理:乐观、勇敢、善良。在不确定的人生里,努力做好当下,积极地寻找人生的意义,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同时,关于影片的细节鉴赏也让大家领略到光影之美的无限魅力。
以美育人和跨学科思维是高等教育文科改革和新文科教育的关键要素,电影和阅读都是极好的方式。在阅读、观影和讨论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全面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美育中培养青年人对美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是博雅教育永远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