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旨在推动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写作,强调尊重和保护文学、文化、科学、思想成果,尤其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培养学生长期、连贯的阅读习惯,激发深度思考能力和锻炼思辨思维,我校读书日主题活动如期展开。
远景学院承办我校本次“世界读书日•师生读书坛”系列活动,并于右岸书院拉开了本次读书日活动的序幕。杨丽佩、葛乔、马杰、赵晨倩和刘崇敏五位老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深度解析与思维碰撞。
读书分享会在葛乔老师的主持下展开研讨,本次分享会的主题书籍为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首先,葛乔老师对整个分享会的流程进行了介绍,并简要指出书籍的核心观点是作者借自然、人类社会系统和大众现象中不同影响力的存在,解析文化和文明的表达,邀请大家共同讨论影响力存在的深刻性和重要性。
葛乔老师主持分享会
生活中的“影响力”
在导入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了关于影响力、知识产权、文化和精神消费在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广泛体现。带着对现象和时事的思考,葛乔老师邀请参会所有人,用15分钟的时间,共同阅读书籍第一章的第一部分。
读书会中共同阅读学习
慢阅读与多元碰撞
阅读过后,进入自由讨论和对话阶段,参与分享会的所有人都针对现场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关键词捕捉、分享和讨论。首先,严文珺同学提取了关键字词定式思维和捷径。原因在于书中提到受众群体容易受到固有想法和认识的影响,从而简化思考,寻找做事的“捷径”(特指方法)。作者的观点“绿宝石价格翻倍反而卖的更好”,“人们会有越贵越好的想法”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王嘉辉同学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对书中“优惠券”的例子进行了补充,讲述了一个由“限量游戏皮肤”和“点券”引发的,为了争取优惠通过激烈而复杂地计算最终却收获没用交易的故事。在嘉辉同学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中,同学们和老师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和被影响的情景,例如每年多次的网络购物节。大家也对“优惠卷是否等于优惠”进行了对话和探讨。
同学们展开分享和讨论
接着,张钧同学通过近期生活中的经历,对书中“我们在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给出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这一结论,表示了肯定与信服。窦灏乐、杨佳乐和马靖宇同学也分享了实践中的感受,表示网络的、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所以需要我们像肖洋同学和王志鹏同学提到的动物可能会因为某个符号的影响产生条件反射的行为,人类的高级思考能力需要我们产生更理性和理智的思考和思辨。
老师们加入讨论
之后,老师们也加入大家的探讨中,杨丽佩老师从音乐软件中的歌曲类型,不同心情状态选择不同的音乐,提出未来的影响力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具有能表现欣赏者自身品味的;马杰老师通过社会学专业知识从基因遗传、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深度剖析了能够影响我们所做决定的原因,提炼出核心的关键词决策、文化认知和价值观;赵晨倩老师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从语言表达方面介绍了词汇的阴阳之分,说明语言也在通过使用影响着使用它的人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最后,刘崇敏老师通过一个感染和影响群体行为的故事,补充说明了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刻的都在改变着我们;葛乔老师也根据大家的分享和讨论,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并总结选择《影响力》这本书作为分享会的讨论主题,旨在引导大家思考并探讨如何辨析生活和身边的影响力的意图,学会对错误影响说“不”,同时提升个体的影响力。
会后合影
静心阅读,深度思考
两个小时的读书分享会在大家“慢阅读,快交流”的过程中很快过去。阅读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拥抱历史,传承文化,学习知识和深入思考的重要媒介。培养全员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增强阅读意识一直是远景学院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每年读书日系列活动,提供思考、探讨和思辨的交流平台,建立师生跨学科、跨文化研讨机制。同学们表示两个小时的时间太短,阅读行为需要时刻伴随我们的生活。
读书分享会后心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