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流和沟通也变得方便和快捷。朋友圈应该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网络社交媒介。朋友圈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比如“最近三天可见”或“屏蔽”等功能。那么,你的朋友圈有使用到哪些特殊功能呢?你的朋友圈屏蔽谁了吗?特别的,你的朋友圈父母可见吗?
3月23日上午,在杨晓玲老师的《青年心理学》的课堂上,同学们就“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吗”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
辩题
首先,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全班21位同学分成了正、反两方。两方观点分别是“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正方)和“朋友圈不应该屏蔽父母”(反方)。同学们在拿到辩题后,查阅了关于辩论技巧以及和辩题内容有关的资料。课堂伊始,杨晓玲老师首先就此次课堂辩论的规则进行了介绍和说明。辩论赛包括开篇陈词、攻辩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因为时间和人数关系,本次课堂辩论赛保留了各个环节,但是在攻辩阶段和自由辩论阶段不限制人数,只限定时间。接着双方同学结合各自查到的资料就辩题进行了15分钟的讨论,并选出了双方负责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的同学。
双方同学紧锣密鼓的交流和讨论辩题
接着就进入到了正式辩论的环节。首先由双方代表同学做开篇陈词。韩芋昕同学代表正方在开篇陈词中说道“在现代人眼里,朋友圈屏蔽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善意的一种传达,其本质并无任何恶意,更进一步看,也并不代表在父母面前屏蔽了自己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话框,两者间的交流会更加细致化,且比任何一条简单的朋友圈动态来的更加冗长,这是区别于朋友圈表演性的表达内容的。这一层面,可以说是在父母那里屏蔽掉了自身的一种虚假性,从而有更多更真实的状态呈现给父母,而产生双方之间质量更高的了解,所以我们应该屏蔽父母。”反方由李正宇同学进行开篇陈词,他说道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朋友圈应不应该屏蔽父母,首先,开宗明义,朋友圈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交平台,相对QQ空间更具有隐私性,因而更受当代人的喜欢。我们的父母那辈人,也渐渐受我们影响,学会了用微信。而微信朋友圈的意义就是分享自己的生活给周围的人。屏蔽,就是我们在朋友圈发布的讯息或图片,我不想或不敢让你看到,所以我就屏蔽你。再看父母,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见证了你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因此,我方认为朋友圈不应该屏蔽父母”。
正方韩芋昕和反方李正宇同学做开篇陈词
接着分别进入到攻辩阶段和自由辩论阶段,同学们唇枪舌剑,就“朋友圈是什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朋友圈晒的是什么”等发表着各自的观点。辩论激烈异常。
攻辩阶段和自由辩论阶段如火如荼
辩论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陈词阶段,双方代表同学分别就各自观点、对方观点的漏洞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字字掷地有声。
同学们准备的辩论稿
最后,由杨晓玲老师对本次课堂辩论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杨老师认为“朋友圈是当代青年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交媒介平台,青年人通过它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日常见闻和感悟启思。那么,是否应该屏蔽父母?正如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说道的,可能得因时、因情境、因内容而论”。接着,杨老师又从“青年的社会化”角度进行了解释。在青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随着他们心智的日趋成熟,父母的角色也经历绝对权威、相对权威和不再权威几个阶段,使得父母在青年人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又日趋弱化。尽管如此,亲情的纽带是隔不断父母与子女的彼此关爱的,因此,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父母保持密切而良性的互动,让父母有了解自己心理和思想动态的渠道。真正做到与父母亦师亦友。
课后省思:本节《青年心理学》的授课主题是“青年的社会化”。那么,青年的社会化过程是如何的?有哪些影响因素?青年社会化的特点有哪些?比起传统课堂的讲授,或许结合青年人的日常关心的问题以及亲身的体验,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结合远景学院厚植博雅、完满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道德素质、沟通与合作能力及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借助于辩论赛的形式,选择当代青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能让同学们在“备战”过程中了解和学习到辩论赛的赛制、规则、特点和完成方式等,又能让同学们在不断的思考、表达、沟通、辩驳过程中表达自己对辩题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不仅完成了从传统课堂到小班化教学课堂形式上的转变,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是让学生完成了从书本到生活的学以致用。最后,结合授课内容“父母之于青年的社会化”升华了授课主题及辩论题目,引导学生学会良性的与父母沟通,恰当的表达和体验自己与父母各有特点的情感输出方式。激辩之后的静思,或许能更清晰地让学生找到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