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思想对话·哲谭篇】作品·人物·人性——远景师生与作家对话金庸武侠小说 时间:2018年11月16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jingying   点击:

2018年11月14日14:00-16:00,远景学院“世界哲学日”第二期远景哲谭在我校水上书吧三层报告厅进行。本期哲谭特邀我省作家钟小骏先生参与主题讨论“金庸小说江湖事,如何思考‘人是什么?’”我院教师程艳萍、田海花、杨丽佩、张云博等4位老师与20位同学参与座谈,付筱昕同学担任主持。

【思想对话·哲谭篇】作品·人物·人性——远景师生与作家对话金庸武侠小说

钟小骏老师和我院教师

活动伊始,主持人向在场同学逐一介绍本期嘉宾老师。紧接着,程艳萍老师盛情邀请钟小骏先生向大家解读金庸武侠小说。首先,钟小骏老师向在场同学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侠”?同学们纷纷给出回答:侠者有武功,能飞檐走壁,并且行侠仗义,为民除害,讲义气,等等。听到这一回答,钟老师耐心地向大家解释到:从历史上来看,最早的“侠”指的是“法”之外的财团与武装力量,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现在理解的“侠”。接下来,钟老师介绍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武器、招式,他如数家珍般地拆解传统红线,令在场师生听得如痴如醉。钟老师强调,“侠客”,首先是单打独斗,不能是帮派,并且来无影、去无踪;其次,他们衣食无忧。钟老师认为,早期金庸作品对武侠、侠义的描写就深受主流小说的影响。他继续解释道,《射雕英雄传》中武功天下第六的裘天仞在南帝北丐的压迫下,幡然醒悟,金庸心中的“侠之大者”形象呼之欲出。在钟老师看来,金庸把“侠”与“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传统武侠作品的巅峰。

【思想对话·哲谭篇】作品·人物·人性——远景师生与作家对话金庸武侠小说

讨论现场

钟老师认为,巅峰之后的金庸开始对自己作品突破,在《神雕侠侣》中主要探讨“人”。他解释道,杨过是个悲剧性人物,在前半生,他一直在失去,一直在纠结身份,他爱上自己的师傅又不被伦理道德接受,但是他凭借自身聪慧与勤奋,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为了大侠。钟老师认为,联系金庸本人的生活经历,作者创作时不喜欢《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读者就很难喜欢;同样是受作者影响,在《倚天屠龙记》中,读者倾向于喜欢“小昭”;在《鹿鼎记》中,读者倾向于喜欢“双儿”。这种解读,文学上称之为“互文”。从个人理解角度,钟老师认为,金庸可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意识到生命中的无力,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艰辛、不易。那怎么办?钟老师说,像金庸一样,你得扛住了!他补充道,金庸晚年对他曾经为了文学不珍惜、不重视,甚至抛弃的东西,努力从他身上找寻回来。新版《天龙八部》结尾有修改,就是对此印证:王语嫣没有和段誉在一起,而是在慕容复发疯生病后,照顾她的表哥。钟老师对金庸小说的整个精彩解读中,频频与程艳萍老师、田海花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互动,为在场同学带来难得的听享盛宴!

【思想对话·哲谭篇】作品·人物·人性——远景师生与作家对话金庸武侠小说

同学们认真听讲

接下来,主持人付筱昕同学请大家向钟老师提问。这时,李少超和董忠昌等二位同学分别提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并得到钟老师幽默风趣地解答。此外,程艳萍老师给在场学生留了一个问题:你们还会继续读金庸吗?如果不会,你们会读什么呢?最后,张云博老师代表全场师生向钟老师表达感谢,并说:钟老师以金庸读者、小说作者、高校教师三个角色为我们展现金庸小说作品的丰富性、作品人物的冲突性以及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张力与弹性;正如练习瑜伽能让我们身体变得柔韧有力,阅读金庸小说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有韧度有弹性。

【思想对话·哲谭篇】作品·人物·人性——远景师生与作家对话金庸武侠小说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