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对分课堂增效能 《研究方法》再创新 时间:2023年09月28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晓玲   编辑:jingying   点击:

《研究方法》课程自开设以来,就不断探索双师课堂,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历经“经济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背景的双师教师授课,在跨学科融合方面已初显成效。本学期开始,课程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引入教学活动中,旨在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深化远景学院“小班化”、“讨论式”教学模式,帮助修读课程的同学们对《研究方法》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种本土化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特点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同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讲授“选题与文献综述”内容时,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选题”与“文献综述”的基本内涵、重要性及如何完成科学选题并撰写文献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她还着重讲授“选题的注意事项”及“文献综述的逻辑”等重点、难点内容,这就为同学们的课后学习降低了难度。

接着,杨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向同学们提供了一篇文献综述范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及具体时间等情况,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吸收过程,完成对教师指定的“文献综述范文”更为全面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对高质量论文案例的精读,同学们对章节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与理解。

【完满演绎·课堂篇】对分课堂增效能 《研究方法》再创新
同学们内化吸收之后的热烈讨论

内化吸收之后,同学们再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自己学过的内容,并和全班同学及教师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讨。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学习材料的体会、收获和困惑,互相答疑、互相启发,并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小组讨论后,杨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对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做章节总结。同一课堂内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学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分阶段学习,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逐步加深。

此次课堂的教学创新探索,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师生都初步感受到了对分课堂的魅力所在,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将增进课堂教学实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今后的《研究方法》课堂上,将继续探索和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力争将枯燥的方法论课程转变为不同专业背景同学“人人乐学 人人善学”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