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双师双语·课堂篇】看电影学心理学: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时间:2023年12月20日     来源: 作者:杨晓玲 编辑:张璐 点击:


本周,“心理学导论”课堂上,远景学院教师杨晓玲与电影评论中心教师赵静开展了心理学与影视文学的跨学科对话,从看电影学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分析了经典影片《让子弹飞》。

首先,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影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奇妙关系:电影和精神分析学诞生于同一年。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邀请了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来到一间地下室,在黑暗中,人们在一块白布上看到了逼真的活动的画面。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电影诞生日,而卢米埃尔兄弟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1882年6月,布洛伊尔就完成了对安娜·O的分析。随后在11 月,他对弗洛伊德说起了这次奇异的治疗,尽管后者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但他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1895年5月,在搜集了更多的案例材料之后,两人合著的《癔症研究》终于出版了,这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杨老师讲解电影与心理学的缘分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其中,精神气候指一个时期的文化风俗和时代心理,它们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规定着这种或那种艺术形态以及心理病态的出现。有人拿起画笔,有人敲打字机,有人拿着指挥棒,也有人扛起了摄像机。

接着,以经典影片《让子弹飞》为例,两位老师展开了跨学科对谈。赵老师从巧妙的剧情设计出发,深入分析了影片的特点。这影片通过土匪、乡绅、恶霸等不同角色的斗争,展现了北洋年间南部中国的社会百态。剧情中的悬念、反转和黑色幽默元素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使得影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角色塑造方面,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张麻子的英勇与智慧、黄四郎的狡诈与残忍、鹅城百姓的盲目与冲动都被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心理背景,使得观众能够从中看到人性的多面性。符号运用上,影片中的符号运用丰富,如鹅、麻将、子弹等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些符号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解读空间。

 

赵老师分析影片的巧妙设计

杨老师接着对影片从心理学视角进行解读。影片中体现出了群体认同在《让子弹飞》中,鹅城的百姓展现了群体认同的力量。他们对于土匪张麻子的接纳和支持,体现了群体中的个体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会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张麻子在鹅城得以立足,并逐渐改变了城市的权力结构。影片还体现出了群体决策:影片中多次出现群体决策的场景,如鹅城百姓在张麻子的带领下攻击黄四郎的碉楼。这些场景揭示了群体决策中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失去理性思考,被群体的情绪所左右。最后是权威影响黄四郎作为鹅城的旧权威,对百姓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他的死亡引发了百姓的恐慌和不安,这体现了权威在群体心理中的重要地位。权威的存在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甚至改变整个群体的心理状态。

两位老师接着展开了对话,一致认为《让子弹飞》从角色的精彩设计及叙事的展现反映了对群体心理的描绘使得该影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如果说电影是一场每秒24格的心理治疗,那正如电影大师伯格曼说过:“没有任何艺术手段能像电影一样表达梦的特质。当灯光熄灭,闪亮的银幕向我们打开,我们被抛进事件之中,成了梦的参与者。”观影可以疗心,电影不仅照见人类的情感,预演未来的生活,也让观影者获得个人心灵的成长,在电影与心理学中遇见自己。

 

心理学与影视评论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