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院段永健老师参加集团“跨学科视角下的未来教育”培训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 编辑:张璐 点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从事通识教育以来,一直思考什么是优秀的通识课?如何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甚至获得一些小小的感悟。当一个问题想不明白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在三亚的48小时,就像被困在沙漠里的人看到了绿洲,对于我当前的课程建设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侧重,课程节奏的把控提供了巨大的思路。在听完郝莉教授和曹柳星主任分享的教学实践经验后,震撼于两位老师对于教育的热情,对于课程的付出,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对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向外探索:何为通识

什么是通识教育?在第一节课中,郝莉教授分享了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介绍了圣约翰大学和哈佛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一些计划和改革,以及我国在工程教育中的通识改革的措施,向我们展示了通识教育的大背景和现状。作为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从1943年来就开始组成委员会去探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并在1945年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从1945年至今,哈佛大学已经经历了三轮通识教育改革,2015年,哈佛大学组织了“通识教育检讨委员会”,委员会对于通识教育改革的基本评价“虽然不乏优点,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称之为失败(failing)”。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其实在一些顶级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探索也是曲折坎坷的。做好通识教育是对每一位通识老师的一个挑战,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而是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打开一扇门,让学生有勇气、有底气去做好每一个人生路口的选择。

如何建设一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通识课程?什么才是值得教的内容?我一直践行的是PBL式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是核心,主要的教学内容、计划和工作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时候回溯上课时提出的知识点,学生有时候就会茫然,这时候才发现,我所教的知识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对等的。郝莉教授说:“学生们一节课下来,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会遗忘很快,但是对于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中所获得的感受是最深刻的”。郝莉教授介绍了另一种学习方式,基于项目式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tBL强调实践经验,强调从做中学,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的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知识的整合。学生在完成这个项目后的最终产品是一个“手工制品”,在制作这一“手工制品”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原理和概念联系起来,达到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毫无疑问,在成品出炉的时候,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PBL式的教学所难以复刻的,当学生有作品输出的时候,在上课和学习的过程中会更有成就感。

 

 

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跨学科教育?一直以来对于跨学科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认为跨学科就是单纯的两个或者多个学科联合,站在自己学科的视角下去寻找其他学科对于我的帮助?郝莉教授在谈到跨学科教育的时候说到:“我们仿佛一直在给学生贴各种标签“文科生是不是不可以做理工科方向的研究”“理科生对文史哲课程不感冒”,“预先设定完成理论的教学才能进行实践”?”

跨学科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标签,打破束缚,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创造东西,激发他们旺盛的热情,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因为我们所处真实的世界就是跨学科的。这让我联想到在课堂上跟同学们举过的一些例子,“当地理学遇上流行病学:伦敦霍乱事件”,19世纪的英国,约翰斯诺医生作为一名麻醉师,通过标记的死亡地图来进行流行病调查,这无疑是一次跨学科的创新与尝试,这也开启了近代流行病学调查的先河。再回到2019年新冠爆发的那个冬天,一群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与系统工程系的博士生为了让疫情感染数据成为可视化并且实时更新,自发去组织并且运营和维护,尽管团队成员没有地理学背景或者医学背景,但是他们创造的数据库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使用。在这样一个“真实场景”中跨学科的意义毋庸置疑,单一学科往往有公认的普遍的知识内核,这个知识内核就是我们说的学科体系,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并不是单单从多个学科里抽取并且重新整理,如何从大千世界中挖掘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就是跨学科学习(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IDL)。

 

“打破”是我听到最频繁的关键词,我内心的答案就是不破不立。分科只是为了我们方便学习和研究,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跨学科问题就是要整合。郝莉教授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些课程,比如《从代码到实物,造你所想》、《手的学习与创造》、《趣味数学和力学的世界》和《运动科技和智慧人生》,郝莉教授以《从代码到实物,造你所想》为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受触动的片段,当学生能够激发热情时,他们会忘却时间的流逝,忘却饥饿感,忘却外界事物的一切吸引。作为《地球与人类环境》课程的老师,我也在思考如何持续探索激发且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何找到一个真实的场景,并且这样的场景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振奋的,并且有意义的。

 

向内思考:如何通识

写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清华大学也是一样。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校友走访,毕业生调研反馈表明,在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能力是清华人才培养的短板,曹柳星主任介绍清华写作课的建设初衷,就是在“窗口期”培养全面人才。2018年,清华宣布开设写作与沟通课,希望通过写作课程的创新撬动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

 

培训开始,曹老师介绍了一些知名高校的经验如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些写作课的模式,向我们对比展示了清华思路,清华通识写作课的理念是“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通识写作课的模式就是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的深度浸润。希望在小班的互动中,学生能够获得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成长”。

 

尽管上述文字让人听起来是如此的官方表达,但是当曹老师向我们展示清华对于学生的关注度是如何实现时,我再一次被震撼到了。曹老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清华的写作课的主题是从几百个备选里面通过专家评审出来六十个经过严格审核的通识主题;比如清华写作课的老师的选拔是从一千多份简历中筛选25人;比如对于教师的强制要求,让教师在对前辈和同行的听课和观摩中飞速成长;比如教师一个小时的课程在课下至少是5个小时的备课;比如教师会在学期中花费半个小时去一对一的和学生进行指导;比如清华写作课会联合图书馆等机构会去帮写作课做一些前期的基础和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检索相关的讲座;比如会有已经在写作班毕业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接单来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去完成写作指导;学校对于课程的支持是全方位的,老师们对于学生的时间付出是巨大且深刻的,特别能够感受到曹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负责程度,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塑造,这样真实而且有温度的教学实践对于我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如何向这样优秀的课程靠近呢?教学的改进是如何发生的?曹老师用了自身2019年刚开始接触写作课时的教学设计的案例去剖析,并且得出结论,教学设计和提升是从目标开始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第一个任务,目标指导着对课程素材的选取,目标指导着对课程体系的设计,目标指导着对于教学的评价。而对于学生来说,目标是挑战性所在,目标是学生对于课程的直观认知。曹老师对于教学逻辑的梳理,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深度的思考都是我所没有过的体验。这也激励着我、引导着我,如何去改进我的目标,让我的课程一切均为我的目标服务。

在谈到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曹老师为我们新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办法,关于学生taste的培养,想要提高他们的品鉴力,就要一开始给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文献,什么是好的综述,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拥有良好的品位和素养。关于和学生的Ahead or Layback”拉扯部分,曹老师风趣说到:“一些环节我们是要和学生提前沟通好,我们要扮演好“supporter”的角色,比如一些经典文本的阅读,铺垫好一些基础的方法。但是在一些环节我们要滞后,让学生有了痛了才会有领悟的感觉,让他们反复去多写,写完再改,多交流,先试错再收获,向他们渗透“Trial and Error”的理念”。关于如何实现有温度的培养,首先最关键的一点,记住学生的名字,对于他们进步的地方一定要给足情绪价值,让他们体验到被关注的感觉,包括在课堂的讲授中走到学生的身边,用学生的好的例子来去做示范,通过一些反常识和非常规的知识给予他们刺激,带动他们的自主思考。对于一些重要的课程节点,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向他们提前说到,并且在各个节点给予提醒,做好“埋雷-拆弹-深化”的工作,掌握好学生动态的成长图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在独自体验宇宙online游戏,而是真实陪伴。

 

 

三亚之行结束了,脑海中还会回忆热带地区独有的天气所包裹的感觉,回忆起天涯蓝海酒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坪,细腻柔软的沙滩,富有人文和艺术设计的天涯海角星。这次通识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虽然已经结束,立下一个宏伟的目标,期待自己蜕变成为一个善思辨、懂博雅的通识人。培训的结束,亦是我接下来实践和改进的开始,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体会到曹老师说的“春天竹子拨节的声音”。

这次的教师培训获得了来自三校四区深厚的友谊和情感的联结,太多的感谢想要说出口,感谢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为我们提供舒适的温馨的房间和会议厅,感谢重庆移通学院组织的培训活动,感谢西南交通大学郝莉教授和清华大学曹柳星主任的倾囊相授,感谢和三校四区的伙伴们度过了欢乐的时光,感谢每一位在台前幕后辛勤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