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诗韵绘春色,雅集赏华章 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王慧敏 编辑:张璐 点击:


人间四月,春尽芳菲。本周,王慧敏老师组织《文学经典》课程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以“中国传统色”为主题的诗词雅集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探源古诗词中的传统色”、“发现校园”、“芳草诗会”三个篇章。

一、探源古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色

中国传统色,取之于天地自然,在时光的荏苒中已经走过了数千年,从最初浑然一色的蒙昧,到之后的二色初分,最终形成玄色统辖下的“五色系统”,中国人的色彩观,融合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象征与名片。“赤、黄、青、白、黑”,每一种色系之下,又有多少种诗意的表达。“龙膏烛、丁香紫、东方白、相思灰、远山黛……”课堂上,同学们两人为一组,探究中国传统色的渊源,以及在古典诗词中的典故,将独特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从赤橙黄绿青蓝紫,到金银黑白灰褐棕,每一种颜色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通过讲解与讨论,师生们对中国传统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热爱和珍视这些传承千年的美丽色彩。

 

 

 

 

 

二、发现校园春色

古人对于色彩的命名,或以诗意,或以心情,浪漫的不仅是色彩予人的视觉美,还有那独属于中国人的东方意境。时代在变,但自然的色彩不变。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在校园春色中寻找身边的中国传统色,经过色卡的比对,大家纷纷找到了对于不同色彩的描绘,盛放的山桃、低垂的紫藤、氤氲的丁香、丛生的连翘……在寻觅与发现的过程中,大家仿佛穿越古今,与先人有了一场隔空对话。大家还分享了清明假期外出游玩的美好瞬间,春天里缤纷的色彩是生活赋予我们的独特浪漫。

 

 

 

 

 

 

 

 

 

 

三、芳草诗会:为青春赋诗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初始,与色彩相关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物和中国故事。在经书里有先贤对于色彩的哲学思辨和礼教认识,史书里有国家对于色彩的制度安排和事件记录,百家著述里有诸子对于色彩的价值提炼和认知再造,诗词歌赋里有文学家对于色彩的意象和想象。这让缤纷多彩的中国传统色既有物质和真实的一面,又有观念和虚构的一面。

活动最后,同学们临水而坐,以“中国传统色”为题进行古体诗创作。右岸湖畔的垂柳被微风拂过,与青春的身影一同入画,这是春天里最美好的画面。一曲新词罢,大家并未搁笔,在彼此研讨和老师的点评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首首稚嫩但不乏诗情的作品诞生了。

 

附:“春色”五首

春趣

郭东辰

右岸湖畔春柳绿,鹅掌弄萍一道开。

风吹叶落声声慢,日照花开色色柔。

美景如斯心自醉,何须远游觅清幽。

蒹葭映照伊人影,为赋新词少年愁。

春露

闫艺杰

蒙蒙烟雾罩孟津,怯怯丝雨入梦来。

扶摇吹动柳枝颤,樱花滴露犹可怜。

春归

仝雪昀

朱霞映日辉,金光照舍扉。

花香伴幽径,归心自乐怡。

春思

王偲嘉

孟津生明堂,池鱼戏流光。

宿雪待新客,飞驳顾玄双。

抱枝何所待,纤素抚沉香。

东风不解意,朝露凝地霜。

春愁

刘俏

海棠花开映日红,香飘万里满园中。

春尽花谢君独坐,物是人非谁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