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承担着为参与者提供多元化学习体验、丰富其文化认知、提升其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远景学院组织学生走进山西省博物院,近距离感受三晋文化的悠远魅力,以英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将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的新时代责任感深植于心。
合影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山西博物院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三晋大地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汇聚了多元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实地探究。
本次研学活动的参与者来自远景学院的两门通识课程,《中国文化》与《晋文化英语讲》。活动现场,老师们为大家介绍了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情况,并为大家发放了具体的研学任务单,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展开了课程任务的学习。
研学任务发放
在本次研学目标中,两位老师都为大家设定了寻宝的任务。赵晨倩老师为学生指定了博物院的三大镇馆之宝,要求学生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寻找课程中提及的展品,并用英语与同伴交流,分享展品的特色与背后的故事。王慧敏老师为大家绘制了文物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课程所学列出最关注的文物,以及其制作特色、历史价值与英文表达。
活动伊始,学生们根据研学手册的指引,在各个主题场馆中探寻。从华夏植根的陶器到夏商踪迹的青铜器,再到晋国霸业的遗迹和民族熔炉的见证,大家惊叹着分享各自的新发现,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到的内容此刻幻化成生动的文物,大家仿佛穿越历史,在千百年前的器具间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细节。在形似“愤怒的小鸟”的商代青铜器鸮卣前,学生们驻足聆听讲解,努力理解其含义,并将其与合适的英文单词适配,为自己的课堂分享积累素材。在晋侯鸟尊前,蜂拥的人潮也阻挡不住大家的学习热情,学生们细细聆听语音讲解,在文物史料中尝试探寻其历史足迹。
参观与交流
文物英语讲
研学过程中,小组任务环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中国文化》课程的同学们被分成三个小组,大家分别就礼俗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进行了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晋文化英语讲》的课程中,根据对山西文化不同元素的兴趣,学生们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期末视频作业的拍摄与制作。在博物院的学习与拍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更加留意展馆中英文部分的介绍,还积极学习具有文化特色的英文词汇表达方式。
同学们认真记录自己喜欢的展品
观看皮影戏
此外,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省博物院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供大家体验和学习,包括“雕梁画栋”古建搭建、“灼灼其华”牡丹涂色、火漆印章制作等等。同学们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文物修复的过程,也进一步了解到晋侯鸟尊从出土到修复成型的不易。
文物修复体验
远景学院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旨在贯彻博雅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坚定文化立场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通识复合型人才。学生们通过实地探访与体验,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更进一步了解到山西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英语讲述的过程中锻炼了其国际传播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山西本土优秀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