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荼而解毒”之说。简单来说茶发源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变革在明代,现在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延续。2019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四届会议通过,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文化的价值,从此全世界拥有了一个属于爱茶人的节日。
恰逢今年的5月21日,第五个国际茶日,亦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的第二天。远景学院《礼仪》课程举办“遇见·春茶”的茶会活动。在茶会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茗、作诗,体验古人的文雅生活,沉醉于自然的温柔纯净。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可以称得上是最富有哲理的节气,而品尝亦是如此。生活中小满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将满未满。我们常听到“茶倒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就是斟茶七分满,有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又不至于因茶水倒得太满而烫手。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留有余地是一种境界,在一杯“小满”的茶汤里,还照得见为人处世之道。
当小满遇上国际饮茶日,人生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
首先,吴晛莉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观赏、嗅闻、并与同学们共同冲泡品尝了太平猴魁这款绿茶。吴老师介绍到,太平猴魁终日与浮云为伴,与清泉为友,与幽兰为邻,这一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造就了独具魅力的“猴韵”,即“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品尝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一般来说,茶汤醇厚甘甜,带有浓郁的兰花香。咽下茶汤后,仍然能够从喉底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花香和甘甜味,这滋味萦绕在喉咙、口腔、鼻端,令人沉醉迷恋。
接下来,吴老师带大家品尝了第二款绿茶,龙井。江南地区流传,春天必做三件事:“赏花,踏青,喝西湖龙井”。爱茶人的春天是一定要喝一杯早春龙井茶。通过吴老师展示的上投法的泡茶手法,同学们看到茶叶如花朵般的茶叶在壶中慢慢绽放,并且,色香味俱佳,茶会中弥漫着兰花香与炒豆香香气是缓缓散出的,是久违的鲜冽悠长。
第三款茶,吴老师带在场的师生品尝了今年头采的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是名优绿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吴老师依然采取玻璃杯泡法便于欣赏叶片之美。同学们纷纷表示,喝一口,鲜嫩的春芽在嘴里舒展开来,直抵喉处,回甘清爽,第二口,被满满的氨基酸包围,馨香幽甜如同站在翠绿的深潭边缘,任由自己跌落碧波中。
窗外,绿意正浓,初夏的微风和煦宜人。室内,同学们一起品茶习礼,时光静谧。王慧敏老师的现场赋诗将茶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整首词以卜算子为词牌名,闲适清雅。其字数与格律也比较适合用来表达现代茶会的主题。翠色映照小轩窗,红袖更添幽香,在如此清幽、典雅的环境中,品茶亦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卜算子 带雨轩品茶
翠色绕轩窗
红袖浸茶香
婉转素手承玉盏
雅韵自清扬
听琴落声处
品茗论古今
碧叶沉浮云水间
岁月静悠长
远景学院《礼仪》课程举办的“遇见·春茶”茶会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品茗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专注、细腻地品味生活,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美育是本次茶会活动的另一重要价值。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学生们在欣赏茶叶的色、香、味、形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在茶艺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欣赏和创造美。这种美的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也让他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茶会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