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学院
最新动态
【双师双语·课堂篇】一场向死而生的生命领悟 :跨学科共读《活着》 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来源: 作者:王慧敏 编辑:张璐 点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该怎样度过呢?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曾给出过他的答案。本周,在远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上,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提出。这一次,课堂被搬到云端剧本杀学院的欧式剧场,远景学院的王慧敏老师和云端剧本杀学院的毕芳荣老师共同带领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生与死的对话。

 

双师课堂

活动伊始,剧场陷入一片黑暗,在凝重的音乐声中,毕老师以死神的形象登场,现场的同学们化身为一个个“亡灵”,在“死神”面前阐述着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为了了却“亡灵”们未尽的遗憾,“死神”将他们遣回人间。这时,王老师以喜娘的身份现身,欢迎大家回到人间。“这一世,你打算怎么活?”带着亲历的生死经验,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接着,王慧敏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小说《活着》与剧本杀《记忆碎片》的内在联系,在很多故事里,死亡的设定是必然存在的,却不是最终的结局。余华的小说虽然以“活着”为名,讲述的却是各种形式的死亡。剧本杀的很多情境设计中,死亡可以是一个开端,探索其生前的故事才是重要的。关于死亡的探讨说到底都是在思考活着的意义。毕老师向大家阐释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所谓生命的意义正是通过其有限性被建构出来的。

 

课前观影

为了深入了解文本,同学们在课前观看了影片《活着》的介绍,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探讨了福贵人生中的七次濒死经历。接下来,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讨论:死亡是否是可预见的?这一环节中,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此,毕老师总结到:人生的结局一定是可预见的,只不过关于死亡的时间和形式大部分人无法预估,这反而让人生变得丰富起来。

 

王慧敏老师讲小说

 

话题讨论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着人对于生命的沉思。王老师分享了文学中关于“死亡”的探讨。加拿大作家麦克劳德在《去乱岑角的路》一文中虚构了一个具有能预见自己死亡的家族,在直面自己的生命终点时,生的意义显得尤为虚无。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一个亡灵世界,背后的讨论却是“生”前的社会现实。我们在阅读中唤醒情感的体悟,延伸出人生的思考,这是文学的意义,而文学的终极意义始终在于生命的关怀、人性的关怀。

 

同学分享生命认知

 

毕老师分享哲学中的“死亡”

接下来,同学们在毕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展开讨论。基于现代哲学关于死亡问题的思考,毕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关于生命起点和终点的界定有哪些?为什么美国女性堕胎问题会成为政治热点?你对安乐死的看法如何?大家通过查阅资料和集体研讨,话题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与法律范畴。

王老师启发大家思考,“中国式活着”到底是怎样一种生活态度,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否是中国人消极被动的选择?对此,同学们观点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辩论。毕老师从中国传统哲学观中帮助大家梳理了儒释道的不同生死观,提醒大家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中国式活着”的书写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式活着”更表现为一种坚韧、向善的生活态度。

 

思考与领悟

课程最后,两位老师再一次以死神和喜娘的身份与大家见面。“如果生命可以多一次机会,你是否愿意回到人间?”“这一世,你打算怎么活?”带着这样的思考,同学们走出了剧情,走在阳光下,走向各自精彩纷呈的生活。

文学是看世界的窗口,也是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关怀与人生哲思。来自跨学科的解读让同学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小说的情节本身,双师授课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文学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更多元的视角与分析、审视问题,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