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大家猜一猜,这首诗指的是哪一个节日?
谜底是:重阳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师生汇聚一堂,携手度重阳。
重阳·论道究理
为何将每年阴历九月初九明名为重阳节?
昝玲老师与大家一起追溯重阳的内涵,《易经》中定“六”为至阴之数,“九”为至阳之数,九月初九双阳相重,故称“重阳”。所谓“九九归一”,说的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天道,乃万物运作的总则。
重阳节的另一重身份是“老人节”,“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味着“长久长寿”。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重要内涵,我们应承担起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的责任,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重阳·品诗抒意
古诗词中的重阳拥有无限的诗意风光,王慧敏老师引领大家一起在诗词中,感受重阳之美。
蜀中九日
王勃〔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慧敏老师进一步向大家介绍古诗词创作的方法与思路,从体裁与立意、意象与意境、平仄与韵脚等多角度展示古诗词创作技法,并邀请大家以“重阳”为题,书写自己心中的诗情画意。
现场作诗
重阳·享宴祈福
重阳佳节,唯有美食与诗词不可辜负。“糕诗酒帽茱萸席。算今朝、无谁不饮,有谁真得。”宋代诗人魏了翁的这首《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展现了重阳节吃重阳糕这一民俗。古人认为重阳糕有驱邪避灾的寓意,在重阳节这天吃重阳糕的民俗承载了长幼之间相互爱敬的美好情感。
祈福
做重阳糕
同学们在追源、写诗、祈福、品糕的探问和体验活动中,亲近传统文化的节日内涵和氛围,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温暖之意,将文化的浸润输出为诚意、素养和作品,最终定格为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博雅的人文情怀生根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