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郑州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曾利娟教授来到远景学院,她以“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主题,以从教师,教学和课程不同角度,为我院青年教师开展培训和指导。在集体培训之后,曾老师与对青年教师互动,回答了大家关于教学和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在培训中,曾老师谈到了教师职责,解释“what is a good teacher”;曾老师引导青年教师思考,识别“金课”和“水课”;曾老师以自己的课程为例,给青年教师解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过程。整个讲座中,曾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在座青年教师如沐春风,如获至宝。
在互动环节,樊亚菲老师代表新进教师向曾教授提问,樊老师就通识课程中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案例安排向增教授请教。曾教授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调整理论深度,精选多样性和时效性强的案例,结合互动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刘铭丽老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她的数学通识课获得了曾老师的高度评价,在与曾老师的交流中,刘铭丽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专业课及通识课程的教学心得,她提到,通识课程的建设理念为她的专业课程授课带来了诸多灵感与启示,让她受益匪浅。她高度认同曾老师所倡导的启发性授课方式,并期待在自己的课程中也能涌现出更多类似的精彩案例,通过借鉴曾老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求知、勇于创新的舞台。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将曾老师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
随后,作为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她亲切的以一对一辅导方式,针对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耐心解答,悉心指导,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
曾教授每一次的指导都能给我不一样的启发。今天曾教授“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讲座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体会,我明白了学生学情是课程设计的根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点,才能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从我自己讲授的“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来看,哲学智慧看似高深莫测,但通过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生动的案例、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中国哲学智慧”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在智慧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青年教师 张素英
曾教授的指导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风度。曾老师总是能从先行者的视角,引领我们关注大学通识课程发展前沿,把握高校通识课程发展脉动;曾老师的辅导,总是能把枯燥的教学理论,融入到变化无穷的教学实践中,每次辅导都与时俱进,案例丰富,知行结合,深入浅出;曾老师的辅导,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位资深教师对于教学的热爱,对于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大爱,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典范;曾老师的辅导里,有对教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有开放包容,兼续并受的气度;有优雅从容,高瞻远瞩的风度。在跟随曾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深受鼓舞,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研究我们的学情,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符合校院要求,符合我们学生需要的一流课程。
——青年教师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