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看世界的窗口,一部小说,让人看到主人公的悲情人生,也让人了解陌生的环境与生命体验,品味生活的百般滋味。本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上,王慧敏老师与葛乔老师携手,以圆桌论坛的形式与同学们从文学和传播学的不同角度展开交流和讨论,带给大家全新的阅读视角。
双师课堂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6年首次出版以来,便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2005年,该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关锦鹏执导,郑秀文、梁家辉主演,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课堂上,王慧敏老师首先结合电影跟大家分享了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随后,同学们通过文本选读,了解了王安忆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写作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对小说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小说中“上海”的意象表达展开了深入分析。对此,葛乔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海派文化的特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长恨歌第一章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和王琦瑶一类的上海女人,都是在表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小说通过文字传播着城市半个多世纪的性格、气质、皱纹和表情。
话题讨论
王慧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分享了《长恨歌》自出版以来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将小说中的文字形象转化为银幕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同时,电影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主题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使得故事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探讨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长恨歌》的多媒介叙事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通过不同媒介的转换和传播,文学作品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这种跨媒介的传播方式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葛老师分享《长恨歌》的海外传播
对于《长恨歌》的海外传播,葛乔老师分享了译者白睿文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的思考。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叙事模式不同造成的冲突,小说中大量关于上海的环境描写在西方读者看来是冗长、无意义的,但反而在中国读者眼中是真实细腻的生活写照。小说中很多细节都展现出一定的象征意义,而译者对这种预叙的弱化处理可能有助于提升西方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趣味。
王老师引导大家结合课程前期所学,思考中国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不同,以及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文学的城市书写应该如何进行。同学们就自己的阅读经验,纷纷分享了对城市文学的看法。葛老师表示,城市文学在海外是占有一定市场的,这有利于《长恨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互动交流
此外,同学们还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传播学理论指导文学作品的跨媒介叙事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媒介的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叙事设计和传播策略制定。同时,还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原创性和艺术性,避免在跨媒介转换中失去其本质和精髓。
活动最后,同学们对此次讨论进行了总结和反馈。来自跨学科的解读不仅让同学们对文学作品本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传播学与文学结合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双师授课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文学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更多元的视角分析、审视问题,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