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时代与环境的缩影,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本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王慧敏老师携手来自心理学专业的杨晓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文学+心理学的跨学科对话,从心理学角度为大家深入解读了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
双师课堂
本次课堂教学以5E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在吸引(Engagement)环节,王老师组织同学们以小剧场的方式,模拟民国时期茶馆的背景设定,同学们扮演食客对故事的核心人物展开议论,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典型人物——阿Q。
在探究(Exploration)环节,同学们通过文本细读,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了“为阿Q设计一张名片”的任务。
情境演绎
在解释(Explanation)环节,王老师引导大家深入解读了阿Q的心路历程。杨老师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精神胜利法”的特征和表现。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Q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未达到满足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尊严需求的满足的。于是,只能通过在长期的潜意识压抑下,只能通过移植替代和合理化解释去寻求“精神性补偿”。在文学中的表现就成了我们所说的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等特点。
杨老师讲解心理学理论
此外,杨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为大家介绍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个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心理防御机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个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我满足,甚至出现为了逃避恐惧而长期退缩忍受的心理疾病。阿Q过于依赖心理防御机制,经过长期使用,已经成为他习惯的反映方式,只能起到短暂的心理平衡作用,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感,这也使阿Q 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自我,一直生活在他的幻想世界里,这种精神上的虚假满足最终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
杨老师的讲解生动活泼,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分享了自己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王老师从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进行了剖析和总结。鲁迅作品的价值意义在于以笔为刀来剖析“时代病”。《阿Q正传》不仅仅是打造了“中国人的一面镜子”,更重要的是激起人们对于时代和民众的反思和思考,探索中国未来的出路。
小组讨论
在迁移(Elaboration)环节,王老师基于鲁迅小说中表现的“看客文化”,引导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人的社会性格和集体心理。杨老师则从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入手,与大家一起探讨了“看客”心理。在两位老师的跨学科碰撞中,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王老师提出,希望同学们在双师课堂的启发下,进一步展开基于文学作品的跨学科研究,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最后,在评价(Evaluation)环节,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同学们对本次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两位老师也在课后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复盘, 以期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更加精彩的双师课堂,为同学们提升通识素养,激发创造力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