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双师授课】双师联袂探新路 跨界融合育英才 ——远景学院《生活中的法学》课程创新实践纪实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 作者: 编辑:杨光 点击:

近日,远景学院宿佳佳、杨晓玲两位教师打破学科界限,依托《生活中的法学》通识课程,以“女性权益保障”为主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双师协作、跨学科融合、多元实践等方式,探索通识教育与社会议题结合的育人新模式。

学科跨界:多元视角聚焦社会议题

课程以“女性权益保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组建调研团队,深入校园访谈教师、宿管人员、商铺从业者及学生群体。师生从家庭分工、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维度展开探讨,将法学理论与心理学共情、社会学观察等跨学科方法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深层联结。

36FFD

279E7

双师协同:法学思维碰撞心理共情

宿佳佳老师立足法学框架,梳理女性权益相关法律条文,指导学生构建调研逻辑;杨晓玲老师融合心理学专业优势,设计沟通技巧与调研伦理专题培训,强化学生社会调查中的共情能力。双师联合设计“法律认知—实践调研—反思提升”教学闭环,使非法学专业学生既能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实践赋能:通识教育扎根现实土壤

各小组以创新形式呈现调研成果:“校园职场观察组”拍摄纪实短片,记录女性从业者的工作日常与权益诉求;“家庭分工调研组”创作精美PPT,生动展现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碰撞;“法律认知普及组”整理普法资料,通过真实故事解析《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践应用;另有小组设计数据可视化展板,直观呈现校园女性群体的权益认知现状。通过短视频、图文报告、创意展览等多元载体,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社会镜像,赋予通识教育更强的现实张力。

此次活动是远景学院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跨学科师资联动、真实议题驱动、多元成果转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用专业视角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实践成果将作为“学科交叉创新案例”进行积累,部分调研素材已转化为普法宣传资源,助力法治观念融入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