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通识教研】名师‘把脉’通识课程建设 青年教师研修课程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来源: 作者: 编辑:张璐 点击:


7月4日下午,远景学院青年教师集体参加线上教研活动。学院青年教师与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曾利娟教授相聚云端,围绕外语类通识课程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曾教授立足通识课程建设现状,针对青年教师在建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了专业而细致的指导,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通过曾教授的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课程建设前景充满信心。

活动伊始,学院青年教师赵晨倩就其负责的《晋文化英语讲》课程进行了系统汇报。赵老师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通识课程建设的完整过程与丰硕成果。在点评环节,曾教授高度肯定了赵老师的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指出该课程在研学实践、双师授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通识课程跨学科、重实践的鲜明特色。

在专题辅导环节,曾教授就课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青年教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课程设计方面,曾教授建议适当增加背景知识导入环节;在教学实施中,可巧妙运用AI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产出情境;在课程发展方面,应注重提升课程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为申报一流课程奠定坚实基础。随后,青年教师们踊跃提问,就课程设计与建设中的困惑向曾教授请教。曾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令在场教师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曾老师在课程题目设计、内容长度把控、课程整体规划及建设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她强调应将文化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借鉴央视文化类纪录片的呈现形式,采用更贴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她还建议拓展英语传播文化的多元途径,探索与博物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可能性,从而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

——赵晨倩

今日聆听曾教授关于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的指导,深受启发。曾教授建议通过创设真实场景强化语言与文化融合,如设置情境化课堂活动;更令我眼前一亮的是联动本地资源(如山西博物院)的实践方向。作为新教师,这些创新思路为我未来的课程设计打开了视野。

——平静

通过曾老师的讲解,我们应该意识到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打开认知的广角镜,而非窄化为应试工具。考研英语若作为通识课,更需超越试题技巧,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背后的思维逻辑、跨文化学术视野,使其成为连接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的桥梁。课程设计应着眼长期素养——如批判性阅读、国际化学术沟通能力,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边疆的望远镜,而非仅仅应对一场考试的敲门砖。这才是通识教育"向未来延伸"的深层价值。

——王哲仁

在本次外语通识课程建设分享会上,我聚焦商务英语板块的建设方向提出疑问。曾老师的解答拨云见日。她强调,应首先锚定课程受众群体,教学重心可以偏向实践应用,以典型商务案例为牵引,系统规划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商务谈判等核心教学模块。同时,建设过程中有机融入跨文化要素。曾老师的建议不仅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落地的实施方案,更为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实战能力,令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李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