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时间:2022年04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丽佩   编辑:jingying   点击:

2022年4月15日-17日,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的老师们通过报名参加了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回归初心,探索教育新机遇”,论坛涉及到教育公平、心理教育、创新教育、国际教育、音乐教育、家庭教育、博物馆教育等分论坛,论坛邀请到61位国内外知名教育家学者共同探讨教育的新机遇。教研室老师们通过参会学习,学习到关于教育的独到经验和见解,增加了对教育的多元化视角,带来更多对教育的思考和启迪。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讲话

开幕式上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提到三个展望,探索立足中国、现代高效的新型治理机制,探索厚德担当、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规律、激励创新的科技评价标准,最终实现原创理论、核心技术的突破。施一公校长为我们带来科学家眼中的高等教育,其中提到的三点探索,对照远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是我们一直创设小型文理学院所不断探索、实践和努力突破的育人的方式。科学家的精神和站位要更加的高远,是为国家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突出贡献的研究者,其钻研、坚韧、创新的精神是我们在教育中扎根要学习的和磨练的。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美国大学联盟中国总干事江冰教授讲话

在国际教育分论坛会上,昆山杜克大学创建人之一的江冰教授,提到跨境的国际化教育的意义之一,可以培养跨学科、跨文化、开展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也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机遇。结合我院远景学院在后疫情时代本土国际化办学特色,云端为国外伊利诺伊大学开展中国文化课程,同时面向学院学生开始跨文化的双语课程等,探索本土国际化新的教育方式,我们在努力探寻新机遇和新可能,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和优化我们国际化的办学的特色,真正发挥国际交流联动学习互鉴的作用。江冰教授还提到讲到跨境国际教育的传承和创新案例,提到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说过,DKU课程设计强调面向需求、面向问题、面向未来,成为中美高等教育的创新典范。这所大学强调初期的师生不仅在DKU授课和学习,同时要成为DKU创新发展的一员和里程碑。远景学院秉承博雅教育的理念办学,我们也正在成为学院的创新教育的典型代表,一直在努力突破传统的教育范式,建构远景学院的创新教育之路,正像DKU一样,每位教师都是学院的创新发展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每位老师的教育灵感和教育创新的点子,都会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雨花石。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艾伦·伯部长发言

作为前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部长艾伦·伯辛在闭幕式上提到,通过全球化,我们已经成为互相依存的全球村,彼此的距离被缩短,我们创造了全球化的通信网络,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青年人做好准备,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今天每个人都是世界公民,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教育有新的目的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提供新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有能力应对真实的世界和周边的环境,不去损坏他人的利益,为整个社区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要为未来的世界,创造出培养跨国际的人才,传统运作方式已经不可能再有效了。艾伦·伯辛提出很多高瞻远瞩的展望,提出我们要建起全球化共同对话的桥梁,教育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从讲话中,我们看到教育家的情怀和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和呼吁的声音。作为教育工作者,也深深的被触动,我们要做有责任的“大我”,教育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

——杨丽佩

本此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中的一个重要分论坛:国际教育,思考在疫情常态化大环境中,如何发展国际教育,如何设置课程以及国际教育理念自身的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此次分论坛以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延续、蜕变和创新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和讨论。

会上,美国大学联盟ACL China中国总干事江冰教授首先提出了国际大学跨境教育遇到的六大挑战,包括东道国分校的教学资源、学生质量、教育理念、财力支持等方面,同时分享了目前跨境国际教育典型案例,如: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中国校区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点出国际大学跨境教育具有的特殊意义,培养具备更广全球视野、更佳国际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更好突出国际教育的优势,枫叶教育集团副校监兼研究院院长任鸿鸽先生指出,国际化课程应该打破“国外课程vs国内课程”的二元论,重新想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新的教育课程设计思路有:第一,保留中国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第二,符合国际化课程的特征和标准;第三,能够帮助海内外学子实现“双向留学”,为英文(或中文)非母语学生打造差异化定位的课程。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大学Reimers教授发言

对于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哈佛大学福特基金会国际教育实践Reimers教授表示充足的信心,主张以 “去中心化”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大学真正成为国际化的体现,让学生在校园内可以自由表达,各抒己见,理解差异,尊重彼此。任鸿鸽院长提出跳出教育行业本身,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为国际教育发展拓展思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已经受到大众的热烈关注,并呼吁更具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人才出现。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也要注意到这样的需求,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发展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成长为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新人才。

——昝玲

博物馆作为培育青少年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社会课堂,其不断发展的、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能极大促进国家近年提出的青年未来六大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美术馆项目主任大卫·奥多发言

哈佛国际教育论坛最后子环节,圆桌讨论中,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例,尝试阐述创新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在塑造青少年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如何通过加强馆校教育合作和发挥博物馆创新教育的差异化优势来实现对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塑造,为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提供更广阔的融合教育空间。

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博物馆教育要坚持传播科学知识,打造优良教育环境,提出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是承载人们对新冠疫情的复杂情绪、回应新冠疫情期间社会问题、适应新冠疫情期间公众新体验、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的博物馆教育工作新形态。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大学教授凯瑟琳·埃尔金教授发言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要坚持科学、积极参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坚持平等与包容、积极创新理念,深耕博物馆在地社区,通过社交媒体与广大青少年建立密切关系,培育新一代博物馆参与者和支持者。

圆桌讨论中,围绕现代博物馆教育功能展开。相较于学校正式教育、家庭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在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两个方面都兼具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特性实践性的博物馆教育,在展示、传播、塑造当地文化、健全人类知识体系、启发公众思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博物馆教育的实践性认识,也启发了未来博物馆教育的发展要确保教育环境的实践性、采用实践性的教育方式、以实践性思维作为教育目标。

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在于社会教育,博物馆可以发挥戏剧教育的功能。发展博物馆戏剧教育有利于创新博物馆美育供给,有利于提升社会美育效能,有利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程艳萍

本届论坛分享了当下教育经历的变革,科技高速发展下如何定义教育中的创新,科技如何赋能教育公平等话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教育公平及家庭教育的讨论。

{C} 1. {C} 教育公平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在论坛上,专家分享了中国教育公平的尝试与政策努力。教育公平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包括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等等。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实行特殊政策、建立学生资助体系来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这些都是针对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下存在的不公平提出的解决办法。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王振耀教授关于教育公平的发言

我认为,教育公平不只是一个观念,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所以教育公平也是民生问题,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它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家庭教育

通过观看4月17日晚的家庭教育分论坛,我深深地感受到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而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行为举止更是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更要时刻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家庭教育分论坛

首先,停止责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亲子环境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有一个通病就是责骂。孩子如果常常挨骂的话,就会失去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们面对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首先要记住我们是期望他更好。

其次,守一颗平常心。父母有一颗平常心,父母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凡是心态好的父母,无论孩子考出多么糟糕成绩,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环境下长大,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感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有他独立的空间,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手。我们陪孩子但不操纵孩子,教给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发展意识,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中,作为教育者要更好地在教学中遵循教育公平原则,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陪护孩子成长。

——田海花

教育创新深度参与者和观察者,斯坦福设计人生认证教练张喆从多角度介绍了中国创新教育的可能性。提出更多的教育创新需要的是新的理念、政策和环境的开放与包容,这其中也包含对年轻教师的期待和信任。足够包容的创新学校才可以提出更多尝试包括在国际上的发声。例如,我们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也被国际教育界关注到。双减并不是躺平,而是明确国家人才培养素养后的教育生态的重塑。创新类的学校和理念像是鲶鱼,搅动整个教育环境和市场。中国年轻教育者已经在世界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并占有一席之地。鼓励每一位年轻教师勇于尝试,能为中国创新教育的未来作出每一份贡献。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教育创新深度观察者张喆老师发言

    此外,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Thomas Hatch提出了更多关于如何看待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他提到近几年很多西方国家也在对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系统进行改良,因为时代在进步,但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并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全面推广和被采纳,同时改革增量的速度太慢。Hatch教授介绍了他提出的对比在高性能和低性能教学系统中,进行学生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动力的培育。得出当目标、能力需求和价值符合公共需求时,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最可能实现。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Thomas Hatch发言

——葛乔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六大分论坛中带来不同形式的深度对话和讨论,和大家一起探讨近年来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论坛的互动对话中,有几方面的话题对我触动颇深,现将我的思考梳理如下:

时代变化下教育创新如何实现?

首先,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超载对每个孩子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调整教育面。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需要教会孩子变成工具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关注学生接收了哪些信息,教会学生解读接收到的信息,帮助学生转换自己的身份和视角。正如张喆老师提出的三个思考在学校里,我们思考为什么办学?在课堂里,我们思考为什么教学?在家庭里,我们思考为什么上学?教育创新首先应该有一个博大的视角,从人的成长出发,多方面的思考。

另一方面,有专家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疫情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疫情后的国际教育在中国又会如何呈现?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纽约大学雷蒙教授发言

基于此,雷曼教授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认为校园体验旨在引导所有学生理解与欣赏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并体会它们如何促成了自我世界观的建立;理解与欣赏其他的语言和文化,并体会它们如何促成了自身以外的世界观的建立;重视不同观点之间拉锯时刻的“负能力”,将其作为产生创造性融合的机会。

说到底,国际教育要实现中国的本土化,还是要将博雅教育放在首位,将本土、国际教育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如何做社会需要的人才。Lehman教授指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可以鼓励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各抒己见、避免冲突。不同观点可以共存,理解各自的差异,尊重彼此。任鸿鸽院长指出,要在尊重本土市场规律和文化的基础上,跳出教育行业本身,去看看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未来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主力一定不是纯外籍人士,而是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双语双思维人士,他们拥有单一文化和教育背景人士所不具备的优势。

回归乡土的本真教育

在自然教育分论坛中,专家们提出回归自然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其放在高等教育中也同样适用。教学首先是一种实践活动学习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学习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黄进老师所说:小学阶段,我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教育,我的大部分童年都是在极其自由和自然的山水之间中渡过的。自然是人生的意义之源。这种经历很大程度影响了自己在教育问题上的思考和取向。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南京师范大学黄进教授发言

对于童心来说,大自然最有意思的,就是它蕴含的生命性和丰富性。生命性意味着它对孩子的行动是有回应的,而且这种回应并不那么确定。所以孩子与自然生命的互动,像是在玩一个永无止境的猜谜游戏。丰富性在于大自然的现象太多样了。哪怕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丰富的自然常常能唤起丰富的同情和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就联系在了一起,换个角度来说,是自我得到了更大的扩展。

王小平老师提出:我们乡土文化学习的是生活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人们都在利用自然给与的条件,为自己营造一个最好的生活方式。在乡村,所有的生活其实是跟大自然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我们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发挥自己的智慧,选择一种让我们在此时此刻能够生活的最好的方式,给自己创建一个最好的生活。

因此,教育的最终也就是让一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精神的富足。而来自大自然的教育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打通人文精神的脉络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授Beth Denisch发言

在音乐教育分论坛中,伯克利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Beth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他的“音乐,性别,与社会”这门课音乐教育其实是人文通识的重要一环,以音乐为切入视角,在跨学科的讨论中,提供有关音乐和社会的各种资料,并促进对这些主题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和理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音乐也具有疗愈和人文滋养的作用,音乐和文学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相似性。我们在践行博雅教育的理念下,需要去打通人文精神的脉络,实现跨学科对话,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因此在我们的课程建设中应该有跨学科的意识,去开拓知识本身的边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有效成长为最终目标,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王慧敏

【砥砺前行·教研篇】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云端参加第十三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人文与艺术教研室教师交流讨论

 引用艾伦·伯辛部长所说的,教育的宗旨一方面在知识和智能的层面,我们需要观察、组织的方式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教他们怎么使用数据,帮助他们作出有效的决策。另一方面,应对新的要求,要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教育的地位在于创造文明,进而加深理解、沟通、以及在社区的和谐共存。由此,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感,我们要做的是培养世界的公民。通过本次的论坛的学习,拓宽我们对教育涉及的重要领域的眼界,也为我们对目前所践行的教育实践给予了行之有效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