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大热的话题,它的火爆,同样频繁地出现在同学老师们的交流中。什么是元宇宙?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元宇宙的未来畅想有哪些?带着这些好奇,远景学院第八期跨学科圆桌论坛——漫谈元宇宙于2021年12月1日,在右岸书院拉开帷幕。
本次的圆桌论坛由程荣荣老师主持,特别邀请到太古科幻学院张冉院长、雷云龙、徐泓钰、扈逸文、刘奕坤老师与远景学院马杰、吴睍莉、葛乔、杨晓玲老师以及远景学院的同学们,探讨元宇宙的世界。
论坛伊始,大家通一个小短片,观看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初体验,激发了我们对元宇宙世界的浓厚兴趣。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张冉院长一部科幻小说《雪崩》谈起,介绍了元宇宙——Metaverse——名字的由来,并援引八十年代赛博朋克作品对未来的畅想。其中赛博意指所有人都是接入网络的,朋克指简单粗暴的。即未来是“高科技,低生活”的:所有人都沉浸于网络当中,反而忽略了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会下降,在现实生活中变得不讲究,以致现实变差。并对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的说法给出不同看法,认为当前VR等技术水不够成熟,当技术水平完全支持沉浸式体验后,才应该叫元宇宙元年。同时,以微博、小红书、微信朋友圈以及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为例,为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好处、比特币的原理,以及未来每个人将成为SNS内容生产者的可能。
张冉院长介绍元宇宙
徐泓钰老师从郭松霖同学们提到的《头号玩家》说起,描述了在虚拟的世界中的场景,并引出了对这个“新世界”规则建构的思考。谈到《2001太空漫游》中对平板电脑的想象,《回到未来》三部曲中对智能眼镜和手表的想象如今已经实现,并且过去想象中的网络购物如今已习以为常,我们逐渐感受到现实与虚拟空间正不断融合。
扈逸文老师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系统为例,反向思考,提出如果元宇宙既要去中心化,又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那这个元宇宙是否还是我们所说的元宇宙。张冉院长则以“我的世界”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沙盒类游戏回答了该问题。
刘奕坤老师则提出:如果未来人们过于沉迷网络,是否会忽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甚至使得科学停滞,人类文明倒退,当我们遇到自然灾害时无力应对?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
葛乔老师从技术环境角度入手,以VR与web3.0的结合为例,列举了在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世界中,如何更好开展社交、学习、工作、生活等等。并表示元宇宙的火热对5G、人工智能、AR/VR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期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用VR眼镜体验如何在虚拟空间旅游、学习、社交,十分有趣。
程荣荣老师演示VR眼镜的使用
杨晓玲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基于虚拟世界中的不可复制性,通过制造在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一种公平感,在元宇宙的场景中,人们获得更多身份上的自我认同和掌控感。同时场景的具象化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高效地提升了人们的认知。
吴睍莉老师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元宇宙的发展进行展望。吴老师表示,元宇宙的未来是蓝海市场,伴随着高收益和高风险,元宇宙将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不断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而对于管控问题,吴老师回应:它应该是一种手段,而非决策权,决策权将由用户的需求和价值观来决定。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运输、人力等成本将会不断降低,但同时也使得企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马杰老师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在超出现有体系后,在制度规范方面,要对人口因素、货币体系、治理体系、地域空间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认真审视人们对于工业文明下所需要的新制度的诉求,以及资本如何寻求新的出路。
互动环节,同学们不断提问,就当下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虚拟货币对现有货币影响问题,人民币数字化问题向老师们请教,而老师们也热情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作为网游爱好者的郭松霖同学则分享了在《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和回到现实生活后的不同感受,认为虽然虚拟空间能带给我们一定的快感,但我们还是应该立足现实,回归现实,不要让虚拟空间绑架自己。
师生互动
时间如梭,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便接近了尾声,经过一个半小时热烈讨论,同学们不仅对元宇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深深感受到了科幻世界地魅力,对发生在虚拟世界里的投资有了理性的认识,对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商业、旅游、办公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产生浓厚兴趣。
本次的圆桌论坛通过书院联动,师生互动为同学们解读元宇宙热点,提升同学们科学素养,为同学们畅想未来世界提供了交流机会。虽然论坛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感到学科不分边界,我们通向多学科融合学习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集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