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时间:2019年10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jingying   点击:

108日,同学们从平遥国际摄影展志愿服务归来,相继在《文学经典》课堂上做了实践汇报。同学们结合摄影展 “奋斗·幸福”的主题,选取不同视角与切入点,解读最打动自己或印象最深刻的人生百态作品,进行展示分享。

一、我和我的祖国

于丁组认为《同在国旗下》最能打动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这个特殊日子里,该组图片纪录了我国不同地域国旗之下的样貌,记录了不同状态、不同风景中的“国旗之风”,向观者展示出各地区的精神面貌,道出每个地区国旗之下不同的故事。国旗见证了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人民的成长。无论在什么地方,五星红旗都与当地景色融为一体,构出一幅庄重又和谐的画面。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驻影青山

魏傲组选取《70年辉煌历程》的部分作品来分享。《家园》取材于清末民初,从中能窥见昔日经商的辉煌以及人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等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苦难》记录的是饱受西方列强蹂躏,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困境。《巨变》反映的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晋中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变。

刘珂组关注《红色集》,献礼70周年,以记忆、联系、幻想与成长为关键词,自豪感满满地分享了中国红的文化意义。

樊旭烨组关注杨恩璞的摄影作品《让影像千古长存》,肯定了通俗、写实手法展现的伟大瞬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二、我眼中的“人生百态”

尤嘉康组选择《手机——爱不释手》为题,以视频、动画形式从手机发展简史、人们躺在ICU里也离不开手机,手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解读了当代人们对手机的爱不释手,提出了在“手机如此嚣张”状态下的治理策略。

王晓丹组也表达了同样的主题,他们认为应该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更有人情味地看世界。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威尔逊的日常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死亡三部曲

胡嘉瑜组选取《小煤窑的记忆》这部极具现实题材的摄影作品,通过拍摄一些煤矿工人的日常工作,表达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辛酸。即使这样,他们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吃着最简单的餐饭,做着最简单的劳动,这就是他们的幸福。进而,对比分析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煤矿工作经历。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呼吁环境保护

向娜组关注《尼泊尔的小新娘》,介绍了尼泊尔的罗汉果婚,对比三毛的《娃娃新娘》,相同点是“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不同点是“娃娃新娘”姑卡因为贫穷、重男轻女的社会因素以及残暴的风俗被迫成婚;尼泊尔的小新娘则存在于充满美好祝福的独特的地域风俗中。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尼泊尔的小新娘

刘姝言组展示了《自闭症儿童》,摄影师郑敏拍了十万张照片,试图去呈现这种孤独。作品采用暗色系拍摄手法,简单的色调呈现患儿孤独的眼神,异常的举止,从他(她)们一张张让人琢磨不透、难以释怀的面容中,去探寻这群肉体与灵魂相分离患儿的样貌。本次摄影大展的主题是“幸福·奋斗”,于他们来说,平安即幸福。随后,采用视频链接展现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状态,深化大家的认识,呼吁关注、关爱这群独特的星星们。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关注自闭症儿童

王晗钰组以《人物——捕捉人物情感》为题,从人脸、眼神等细节展现摄影作品中的人生,以人物描写为切入点剖析文学作品与摄影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紧扣主题,举例生动,内容连贯,思考深刻。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捕捉人物情感

同学们展示的主题还有:海女、死亡、家暴、生化危机、驻影青山、留守儿童、环境保护、贫穷、宇宙之美等等。

三、观察、思考、对比与分享

展示中,大部分学习小组能够紧扣“百态人生”的主题,分工明确地完成实践任务,或从照片拍摄技巧,或关注、同情某一人生状态,或对比摄影与文学表达同一主题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从不同侧面解读摄影作品。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宇宙之美

【完满演绎·课堂篇】远景学院实践报告课(二)《文学经典》实践课程汇报:摄影、文学中的人生百态
抽象的摄影表达

今年9月,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举办,远景学院有112名学子志愿服务于此次摄影大展。王家辉同学在完成《文学经典》课程的实践任务时,他拍摄了志愿者的点滴日常,接待、采访、指路、护展,每个角落都有志愿者的身影。这个过程,有汗水、有疲惫,但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大家坚守岗位。护展时,用心观察自己守护的每部摄影作品,思考着摄影师的艺术表达;闲暇时,走访其他展区,抓拍下最触动自己的作品,三两人成组,协作完成小组作业。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学生以“观察、思考、对比”的方式揣摩、体会摄影与文学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直观而深刻。课堂上,分享“我”所看到的人生,分享“我”的思考,分享交流与积极聆听中,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