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远景学院博雅教育理念,提升美育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发挥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感性鉴审能力、内在诸感知交汇融通的能力以及综合创造与表达的能力,最终真正让“雅”走入远景学院的每一堂课,每一个人。2019年11月9日,远景学院教学副院长高洁赴沪参加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如何建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课程”为主题,探讨包括艺术类通识课程目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内容,以期推动中国大学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建设。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研讨会由六场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两部分构成。
上午的报告由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模块负责人、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主持,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政治学系教授任军锋致辞。他提到复旦大学艺术类通识课程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点,欲借助本次研讨会与众多高校共同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并思考、理清艺术类通识课程真正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寻政策之源,找建设之策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教授带来《新时代高校美育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详细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教育部及相关部委文件中关于美育的内容,并因此总结过往美育工作的成就与问题,把握学校美育工作的新形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理论研究。依据政府各部门的政策之源,尹教授找寻到应对之策,她提出在高校美育实践过程中要依靠做什么、为何做、如何做、怎么样和下一步共五步骤来进行建设。她以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为例就这五步骤进行解读,并且详细解释了《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二、转教学目标之理,提教学内容之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带来《从清华美院到新雅书院》的分享,他从自身授课经验讲起,以所带课程《艺术的启示》为例,提出现在的学生是被知识武装到牙齿的学生,但是对于艺术类通识课程仍然呈现出重理性分析,善纠错,轻感受的问题与现象。因此他提出要转变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能感受出美之所在为目标,进而达到培养思维方式,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在此观念下的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轻技艺的传授,重对艺术的感受分享。他指出艺术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提升大家的艺术思维进而融化大家对真正的理性、科学的认知。
三、全方位设计课程,打造立体式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熊瑛教授带来《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艺术通识教学设计——以“大学美术”为例》的主题报告,她从开设艺术通识课程的必要性讲起,提出要让学生在艺术感受中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教师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即艺术通识教育重心的转变。因此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美术》课程设计为一个多线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四种形式,贯穿讲授+图像/视频+实物的模式,以表达+交流+答疑的过程,通过学生作业+探究式学习+示范+在线答疑的方式,最终以成果发布+心得分享+小组交流的形式结束,将一堂课设计的全面而丰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他们积极打造“立体式”的学生学习体验,即以看为入口,以思为路径,以感为纽带,以悟为目标。主要包括举办课程展览,教学成果展,课程网络视频制作等方式。
四、高要求高标准,精课程多收获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琳老师带来《琴以载道·用心传承——谈华南师范大学古琴通识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她首先提出她的课程要培养的是“文人型琴家”。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她从一部琴史,七个专题,六十部经典作品,36学时来概况。学生需通过申请、笔试、面试等环节才可申请成功课程,且正式学习过程中要加入中国古典典籍学习,要求学生看文献、查资料,写文献综述等方式制自己的研讨成果,实践成果等。并在课堂教学外加入场馆学习,加入跨学科交叉学习,创建学生学习项目小组。课程的特色包括(1)选拔制度体现的高标准,(2)课堂考核体现的高要求,即必须做到三个一:每一天都练琴,每一周都听课,每一月都要参加雅集。(3)一体两翼,即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其中非正式课程包括每月举办一次的雅集,音乐会和读书会。(4)举办教学成果展,具体包括教师开办讲座、图文展,学生参加琴学论坛等。(5)学生助教的选拔及培训。正是在这样的课程设计和管理、实践之下,此门课程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学生的听课感受、收获也更多。
五、广博众长,立足校情谋发展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建教授带来《南京大学美育调研综述》的主题报告,他首先统合了国家美育思想及政策层面的内容,注意包括存在的目的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另外他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美育教育及实践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最后介绍了南京大学美育的当代实践与启示,包括相关机构设置,适应南大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美育实践的多元性,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六、转换角度,深耕教学建课程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朱建新教授带来《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漫谈电
影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功能及实践路径》的主题报告,他首先分析了电影类通识课程的开设现状,认为电影类通识课程的课程定位、目标和考核要区别于专业艺术课程。因此要换一种眼光看课程,看电影。进而朱教授以他的课程《欧洲电影》为例,分享对于课程定位、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评估、课程作业、编写教材等方面的理解和实践。在教学中,朱教授采用包括影片观摩、理论讲解、课堂讨论、小组报告、课后阅读、课外研讨、影展策划、周末讨论等方式,以小组报告+理论讲解+课堂讨论的模式组织一堂课,并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完善,不断深耕、建设课程。
研讨会第二部分为圆桌论坛,在场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艺术类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成效?如何建立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三个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建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课程是远景学院通往“博”与“雅”的必经之路,目前远景学院的人文与艺术教研室在课程建设、实践探索、科研建设等方面都在不断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果,希冀在更好的经验及探索路径之下,未来“雅”的教育可以为塑造学生全人发展提供一双翅膀,助其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