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完满演绎·课堂篇】创新协作,拼搏竞技——走进数学建模竞赛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武姝廷   编辑:jingying   点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1985年由美国开始举办,1994年起在中国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届。赛题均来源于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是数学联系现实世界的枢纽和桥梁。大量的实际问题只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解决;数学的价值,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更广泛地显现。数学建模对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有独特的作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影响最广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它给参与者以团结合作、严谨务实的有效训练,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为了帮助学生们精准了解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大赛,更好地为参赛做准备。51-519日期间,武姝廷老师积极组织学生们在线学习了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数学建模大讲堂系列讲座。

【完满演绎·课堂篇】创新协作,拼搏竞技——走进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大讲堂

【完满演绎·课堂篇】创新协作,拼搏竞技——走进数学建模竞赛
讲座PPT合集

数学建模问题都有特定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讲座内容主要围绕“数据建模方法与应用问题”展开,依次讲解数据建模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排序方法、预测与统计方法,给出案例分析,最后将数学建模论文分为论文标题、摘要、问题的重述、模型假设、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检验、模型的分析与评估、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十个方面,并逐一的介绍了各方面的要求与注意事项。之后,以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优秀论文为例,进一步使大家加深了对竞赛论文写作的了解。

【完满演绎·课堂篇】创新协作,拼搏竞技——走进数学建模竞赛
学生在线学习

摘选部分学生学习心得

学习数学建模大讲堂,开阔了我的思维,通过对现实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的案例,让我对数学这门课发生了较大改观。之前我一直认为数学就是对定理的证明,用一贯的套路进行多步骤的解题计算。现在我才知道通过数学思维,运营不

同函数的功能,以及各种编程语言,就可以完美的解释、计算现实当中的问题,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虽然课堂当中的许多知识第一次接触,也不理解,但是,给我带来更多的是新奇。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到时候一定能成功。

——徐琳

观看了数模大讲堂后,感觉确实有难度,同时也很有趣,之前虽大致了解数模大赛,但对于要考的题还是不明所以,直播中老师讲解线性回归分析,包括各种语言的应用,函数的功能都让我感到很新颖。在这之前我学了一段时间的MatLab,我感觉他更适合矩阵操作,而老师讲到的R语言,我上网百度了一下,发现是一个内置函数和大数据集处理都很优秀的语言,我觉得要想在这次数模大赛中同我的队友拿奖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我的队伍将会积极投入到数模大赛的备赛状态,提高我们的能力!

——郝桃桃

数学建模大讲堂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让我了解了多种数学软件,以及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学模型主要是将现实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其实,数学建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经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等。

——侯杰

通过在线学习数学建模大讲座,认识到数学建模能够充分挖掘我们的潜能,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新的认识,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教授们能将各个学科的思想融合起来进行交融,也能一眼就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然后再对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概括,这就是我喜欢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种知识融合特别好,能够使人的思维更加缜密,看完教授对建模题的分析,也坚定了我对数学建模大赛的决心。

——张伟鹏

数学建模并不是单一的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养、锻炼与提高,它能培养我们全面,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还让我了解到了多种数学软件,以及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学建模也很贴近日常生活,像我们出门时规划路行,又像某一场商计划怎样生产和销售使他们所获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法。这也是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在一些老旧思维上我们需要从建模中所学的恩维也来去替代他们。所以数学建模的学习更是让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杨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