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11月6日,在我校举办的为期三天的首届非遗文化艺术节上,杨丽佩老师负责的古萧古琴社,联动社团成员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项目的体验和学习,在活动现场有剪纸、扎染、古琴演奏、制香等,还有投壶、滚铁环、打陀螺等有趣又不失新鲜感的非遗游戏。同学们在享受非遗文化盛宴的同时,还感悟到古人的智慧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

非遗艺术琳琅满目
一、遇见非遗之美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提升自身的气质。社团杨志清同学说“当学长教我弹奏的时候,听着琴声,我感觉自己也超凡脱俗起来。”武晓敏同学也说到:“弹古琴时,几根细丝,便可弹奏出空灵般的天籁之音,我久久不愿离去。”古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韵味绵长的琴声,是吸引同学们体验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非遗文化而被感染沉浸其中。
而社团任雪莹同学最先被扎染的魅力折服,她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属于扎染,因为扎染的颜色丰富,并且可以把这些好看的颜色留在在口罩和卫生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扎染艺术不仅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扎染在东晋的时候就有生产,是传承千年的染色技术,技法凸显民族风格,备受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社团乔亚楠同学在亲自体验了皮影戏、捏泥人以及剪纸等非遗艺术之后说:“这五千年凝聚的智慧,就像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份沉甸传承,永驻在我的心间。”另外,社团的同学武晓敏、徐宽红、曹文靖、赵頔等同学,还关注到香道、景泰蓝、金石传拓、木版画制作、活字印刷等非遗活动,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金石传拓及木版画之美
二、感悟非遗之美
古琴古萧社的同学们,在本次非遗活动的体验之后都颇有感触,因为在这次大型非遗艺术活动中,同学们见到、看到、听到、体验到了不曾接触到的很多非遗项目,既打开了大家的眼界,又增进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进一步的认识和学习,很多同学在本次的体验活动中,喜欢上其中的一些非遗项目,大家在好奇、探索和参与中共同感受非遗之美。

体验非遗游戏
王丽阳同学表示:“这次活动简单却内涵丰富,让我深刻了解了非遗项目古老的魅力,更坚定了传承非遗艺术的信心,所以,我怀着敬仰的心,以未来世界主人的心态对待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张媛婷与赵頔同学一起参与活动后也表示:“这些非遗文化也让我看到了先人的智慧。我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让非遗之花,愈绽放愈盛。”
在谈到关于本次艺术节举办的意义,社长黄朓同学说:“社员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对这些非遗项目感兴趣,便是这次活动举办最大的意义。非遗艺术要守正创新,让同学们了解认识非遗艺术是第一步,这也是本次非遗文化艺术节举办的目的”,“另外,作为古萧古琴社的社长,我在此次体验活动中,更觉得古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任重道远,关于古琴,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期待自己学有所成,更期待在社团杨丽佩老师的指导下与社员一起进步!”
“留住文化的根,托起民族的未来”,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的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应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遗产,更是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去弘扬、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文化财富。作为学习非遗文化的古琴古萧社,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做好传帮带,让更多的同学们成为校园里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组团体验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