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回首祖国近10年的发展,众多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坐标,每一个都体现出了精准、精确、精密、精微和精湛。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重大科研攻关成果从无到有、由粗至精的发展历程,引导同学们将精益求精的品质贯穿到学习的过程中,杨晓玲导师团队的同学们共同在线学习了纪录片《中国精度》。
中国精度
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到:
微波雷达百公里的测角精度是0.1°;
北斗系统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优于2.0米;
北斗系统授时精度优于10纳秒;
北斗系统测速精度优于0.1米/秒;
纳米时栅的测量精度是0.06角秒;
我国自主研发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厚度是30微米;
我国研制出的世界最小铣刀的直径是0.01毫米;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磁轭“千层饼”叠装中心最大偏差0.02毫米;
白鹤滩水电机组巨型长短叶片转轮所需配重是零;
数十亿根晶体管分布在0.49平方厘米的5G芯片上;
“华龙一号”340多吨穹顶吊装最大误差为1毫米;
世界首例“五桥同转”球铰安装精度为0.5毫米;
中国最大单体建筑平移工程的滑行精准度为2毫米;
亚洲最大单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天线驱动装配精度为0.004毫米
......
这些在同学们平时看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和单位,却让同学们看到了我国各项攻坚工程于芥子中洞见须弥,在广袤宇宙中穿针引线,在微观世界中精益求精。大国重器成就于无数次准确无误,宏伟工程累积于每一次不差毫厘,匠心独运,只为向着极限再近一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至精,积聚量变,实现质变。微观世界的一小步,是中国智造的一大步。体现出了中国精度的惟精惟一。
在感叹的同时,同学们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王智强:中国制造,精益求精,不可能的事情都成功了,我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麻梦茹:中国精度”打破国际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保障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的安全性和自主权,中国的成长变化在世界中是有目共睹,我辈的脚步也不会轻易停下。
张英豪:在这些年里,我们中国精益求精,用最短的时间打破了外国的束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中国雄狮"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张乐:大国之重器,中国精度惟精惟一,厉害了我的国,我为我的祖国自豪。
赵新维: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中国精度,可保国家安然无恙,万事可期。
郝桃桃:知识要广,更要深!能力要宽,必要专!
李舒铉:借用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他们是一种“遗民”,永远固执而沉默地慢慢地走,让你觉得许多事情值得深思。积聚量变,他们坚守初心,精益求精,他们砥砺前行。大国工匠,您们辛苦了!
李亚欣:鲁迅先生说过:“摆脱冷气,就是向上走。”大国重器,保家卫国。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砥砺前行,做好自己的事。才无愧这少年之名。
叶芊芊: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祖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增强的重要一环,我为祖国骄傲。
韩芋昕: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精益求精,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好中求好。
张引弦:在越小的刻度下,人们总是更加细心,更加冷静。
李正宇: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到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问心无愧。
仝博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细微处,见广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脚印,都在书写,见证着一次次伟大的跨越。我们也需要在方寸之间钻研、琢磨,淬炼自身的含金量。
任铭磊: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富强。
苏凯鹏:今日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闫文宇:我们也应该继承工匠精神,从小事做起。
雷江华:细微处,见广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脚印,都在书写、见证着一次次伟大的跨越。
苏新皓:中国力量,凝聚智慧,精益求精,引领时代。
马慧军:我们的心胸燃烧着希望,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我们的心胸燃烧着希望,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
张琛韬: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最后,杨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精度,不断进取,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