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学科交叉·教研篇】远景教师共探跨学科建设之路 时间:2020年06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jingying   点击:

5月10日至5月31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办的“学科交叉的魅力”系列讲座在云端开展。在四期讲座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带来《漫谈学科交叉》、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教授带来《新冠疫情下的学科交叉实践》、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带来《脑: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认知的交叉研究》,以及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带来的《文科也要交叉》。

我院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共同探索跨学科建设之路。

【学科交叉·教研篇】远景教师共探跨学科建设之路
教师线上打卡跨学科讲座

跨学科,或者说交叉学科,无论是就其内容还是方法,都是现在教学、科研或学术成长的一种有效路径。第一,跨学科,从“脑”开始。跨学科,作为一种思潮也好,或者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也好,我们的确发现了跨学科探究同一问题,从不同维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魅力。特别是不同学科观点、思维和方法学的碰撞。在实际的教学、科研过程中,不仅是要看到这一点,更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如何从自己的学科和专业背景出发,但是又高于专业,站在更高的角度并且适宜的、自然而然地进行“跨学科”?这恐怕首先要从思想上、从“脑”开始,真正接受这种观念。毕竟意识是调节行为的重要原因,也是意识让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行为具有了主观能动性。第二,跨学科,不是生搬硬套。跨学科的魅力或许就在于让人觉得凡事、凡话题都“别有洞天”,如有“醍醐灌顶”之感,然后豁然开朗,让人不由得赞叹“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然而,这些反应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因此,从不同学科或专业背景出发,融会贯通或是另辟蹊径,都是需要巧妙设计或是“言之有理”的,找到适宜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异学科”观点融合,绝不是生硬的把不同学科“扯”在一起去分析一个“同话题”。

——杨晓玲

学科交叉已经逐渐变成了科技创新的一个主要源泉,成为这个科学时代一个不可替代的研究范式。我国学科交叉总体上处于一个积极探索的阶段,也是国家在大力推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韩教授的报告中,他认为学科从来就没有固定的界限,并处于不断流动之中,在相互交叉与融合过程中发展,分与合之间保持一定张力。而且学科交叉研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且韩教授对于学科交叉的未来发展中提出了组织管理、文化土壤、政策导向方面的思考和意见。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学科中是绝对不行的,一个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多角度的,因为现象本身就是与世界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的,不能理解的太过局限,容易出现简化论的倾向。

——马杰

近期,参加了北大的跨学科线上讲座,其中对于第四讲钱乘旦老师的分享很有感触。新型社会模式下对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潜力要求越来越高。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社会发展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正在从过去专业型、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种背景下跨学科教学通过吸纳不同院系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科各自优势,共同解决系统复杂问题。

——张琳

听了饶毅教授带来的主题为“脑: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认知的交叉研究”的讲座,感触颇多。饶教授分享了自己选择研究神经科学的亲身经历,而且整个研究途径具有高度交叉的特点。我们都知道: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可以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立研究的方式深入下去。而学科交叉实质上就是学术思想的融合,它的研究可以让研究者学会不同学科的思想、思路和研究方法。A领域研究的问题,用B领域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重新组合,往往能产生很多新的发现,这样一来,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也就变得开阔了,就能比较容易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

——武姝廷

学科从来就没有固定的界限,并处于不断流动之中,在相互交叉与融合中发展。比如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是物理学家;遗传学中果蝇实验需要数学模型作为支撑等等。文科也需要学科交叉古代西方文明知识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所出的著作非常多,如《工具论》、《政治学》、《经济学》、《修辞学》、《诗学》、《物理学》等等几乎涉及到现在的各个学科,尤其是其政治学的研究直到今天还在被我们研究学习。现阶段的文科研究也需要进行跨学科,如人类学交叉与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等。我们开展学科交叉时,需要明确研究方向,以自己的本专业为坚实基础有机地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良好的架构体系。同时,同时开展试验田,并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通过一定的激励制度来促进大家的研究热情。

对于自己所课程《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商务》,不能局限于理论的讲解,可以将经济史融合到课程当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逯楠楠

在社会发展中,人类会遇到诸如人口、食物、能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问题,这仅靠任何单一门学科或一大门类科学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而惟有交叉科学最有可能解决,可以说,几乎要遍及所有学科的系统性知识。若只靠经验性的和局部的知识,必然会产生失误,而交叉科学则可以为这样一些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科交叉,如韩院士所说,除了国家要有一定的政策导向和管理组织之外,我们要扎根学科交叉的文化土壤,树立科研志向,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并打好基础,冲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之间的鸿沟,将各门类科学、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

——任宏艳

在讲座中,韩教授多次提到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差,如“伽马射线在临床上的使用”,“核磁在医学检查上的使用”等等,同时韩教授在提到如何做好交差学科的科研工作中也多次强调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进而韩教授指出跨学科教育应该在本科甚至中学抓起,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这一点激发了作为本科高校教师的我们应当对跨学科教育、博雅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大胆的实践,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具备跨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多发现专业知识与交差学科之间的联系。

——刘婷婷

这次讲座的学习,可谓是受益匪浅,不虚此听。首先在教好本学科的书,就先要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让自己成为博雅的老师,所以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其次,远景学院作为我校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先头部队,在这样一个心存高远的环境中,要多多向名师、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尽快提升自己,要向韩教授所说:“心存高远,脚踏实地“。第三,作为教师要做好交叉学科,一定要打好自身的专业基础,在互动式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我想,那之后,做好交叉学科的目标就不会遥远了。

——郭海峰

首先,化学,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由于我所研究方向与生物化学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导致我对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对于开展跨学科来说是很有局限性的,所以后期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所起的作用愈加明显。因此化学作为通识课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它的历史进程入手,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以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李文波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通过梳理中西教育始源,向我们呈现了学科融合-分离-再融合的发展过程。从历史出发,我们会发现,教育本身便不分学科,是全人教育。对于英语这门学科而言,由于语言的工具属性,其实语言的学习本身就已交织了多门学科,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在综合英语课上,Love is a Fallacy,学生了解了逻辑学知识; The Way to Rainy Mountain,学生学习到美国历史与印第安文化;How Do We Deal with Drug Problems, 学生了解了社会决策的制定过程,是政治学与管理学的范畴; Twelve Angry Men,学生认识了司法体系,是法学的范畴....在课文本身属于不同学科的基础上,英语教学要做到更深更广的跨学科融合我认为还有以下空间:1.选材恰当,广泛。2. 教师备课时需涉猎广泛。3.课堂活动设计多样化,可以就课文内容展开,但是需要有必要的延展。这样,知识就变通了,变活了。

——赵晨倩

钱教授通过对比了中西方文化起源、早期教育及中西方早期杰出思想家、哲学家的学科素养,认为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可用:博——深——大——精来进行概括首先,学科交叉属于必然趋势。结合远景的教学实际,多学科融合的教研团队更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有利于探索出更多的交叉教学领域。如文学课程就可以与古琴课程交融,回归“文艺”,在经典诵读与艺术体验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通过学科交叉,找出更多的科研新方向,推进教学研究纵深发展。比如,将文学与教育学交叉,探究融合全新教育理念的文学教育新路径。最后,在专业课、通识课及完满教育方面寻找融合点。这将更加有利于全面提质升级远景的教学与完满活动。

——田海花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度解析了文科也要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通过援引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我国的孔子、诸葛亮和朱熹等大家经典,分析分科的优缺点,即可以深度挖掘、研究工作持续深化,但是容易知识分割墨守成规。在理工医学等大学科很早就实现交叉融合后,文科也学要走入学科交叉,例如人类学与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等交叉;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交叉,还包括最新的经济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等。以此为例解释了文科学科交叉的原因和必要性,即不交叉无法无法做研究和深入研究,无法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学科领域,交叉是趋势,立刻如此文科也是如此。跨学科交叉最重要的在于知识的交叉、思想的交叉和方法的交叉,多元结合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科的交叉。

——葛乔

钱教授从轴心时代的大家及其代表作,谈到现代知识体系,他提到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融合交叉的。在我们远景这个小型学术共同体中,我们立足文理交融,学科交叉。更应利用好学科交叉的优势和特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思维碰撞,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科对话,启迪思维,拓展视野。要从多维角度去开展跨学科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知识引领我们一起扩容,赋能新知识,赋能新课堂,赋能新的我们。

——高洁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互联网+”时代,也是是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兼具人文情怀和宏大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高端科技理工人才,为各大高校培养目标中的重中之需。文史共通、文哲互融、文理交叉、文艺交汇下的跨学科创建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将提升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学科互融,交叉互补已是新时***学治校的未来趋势和必然选择。理工科的专业优势下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除了让学生们掌握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还要让他们了解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社会的需求,有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为民族做正确的科技工作,真正贡献自己的价值力量。而这些价值观的呈现和支撑离不开人文素养的积淀,正确而崇高的价值观的确立就要从人文学科里寻找秘钥。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始终是潜移默化的,置身于人文气息浓厚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熏陶,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程艳萍

作为中国顶尖学府的北京大学,带领我们共同探索跨学科的魅力。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态度;通过发挥专业技能和跨学科技能互补作用,提高创造力: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在一起,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思维,创造更多新的东西。远景学院有着博雅教育的理念和共识作导航,有着丰富的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有较完备的通识课程体系作为平台,在未来推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本次系列讲座学习更加加深的我们对跨学科重要意义的认识,坚定了我们跨学科建设的信心,也为我们未来跨学科育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