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学
【实践教学】穿梭于科技长廊的物理之旅——远景学院山西省科学技术馆研学纪实 时间:2025年11月20日     来源: 作者: 编辑:任欣 点击:

11月19日,远景学院《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师生赴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开展了以“物理科技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实践研学活动。本次研学将课堂移至科技现场,通过分小组探究、展厅讲解、互动体验与课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科学场景中理解物理原理,感知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激发对未来科技动向的思考。

一、分厅探究:在展品与现象中理解物理

活动伊始,课程教师许永红明确了本次研学的目标与任务,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聚焦于“宇宙与生命”“机器与动力”“走向未来”三大物理主题展厅。同学们沿着展厅的叙事脉络,在丰富的模型、互动装置与多媒体展示前驻足观察,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生命,从传统机械到未来能源,物理学的原理与应用无处不在。在“宇宙与生命”展厅,同学们凝视星图,模拟天体运行;在“机器与动力”展厅,他们操作机械模型,感受能量转换;在“走向未来”展厅,他们探讨碳循环与太空探索的前沿议题。每一件展品都成为理解物理概念、连接理论与现实的生动媒介。

二、深度讲解:聆听展品背后的科学逻辑

本次研学充分利用科技馆的展陈资源,各小组在对应展厅内,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对关键展项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讨论。许永红老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适时引导,从牛顿定律到能量守恒,从流体力学到电磁感应,将展厅中的现象与物理原理一一对应,进行现场教学。同学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所以然”,理解了科技馆每一处设计所蕴含的科学智慧与教育意图。

三、互动体验:亲手操作,感悟科技之力

在各个展厅,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多种互动体验项目。通过亲手操作杠杆、滑轮组,体验电磁加速,观察流体效应,他们不仅在实践中验证了物理定律,更在动态的感知中体会了工程技术将物理原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奇妙过程。当复杂的原理通过直观的现象呈现出来时,同学们在惊叹之余,对科学探索的严谨性与创新性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

四、思想交融:共话物理如何塑造未来

研学过程中,各小组围绕各自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内部讨论,并在活动后半程进行了集中交流。同学们结合所见所感,就“物理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未来能源挑战”“太空探索的意义”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许老师引导大家思考:物理学的价值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持续驱动社会变革,塑造未来的生活方式。同学们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星际航行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注。

活动尾声,同学们及时整理研学笔记与影像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撰写研学报告。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梳理,更是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本次山西省科学技术馆研学,是远景学院《物理与人类生活》通识课程践行“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同学们在沉浸式的科技环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与思辨,实现了从物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探索者与未来思考者的角色转变,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撰稿:许永红 摄影:王雅曈、崔子璇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