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研途星光不独行:一位志愿队长的“赋能”接力赛 时间:2025年11月14日     来源: 作者: 编辑:任欣 点击:

11月14日,一场以“研途星光:从志愿队长到考研榜样的智慧传承”为主题的分享会在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102温情启幕。2025届优秀校友崔晨以“过来人”的身份,将考研征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娓娓道来。不仅是一次备考方法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成长、责任与传承的精神盛宴。

志愿之光:在奉献中淬炼成长底色

“大学四年,志愿服务是我最珍贵的第二课堂。”崔晨的分享从担任沐阳专项志愿服务队队长的经历切入。她带领团队开展“双语讲国学”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她化身“公益传播官”,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递公益理念。“志愿服务教会我三件事:责任、坚持与共情。”崔晨展示着一张张活动照片:“双语讲国学”时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公益项目获评的奖牌……这些瞬间背后,是她无休的坚守,是团队成员顶着烈日搬运物资的汗水,更是无数个深夜策划方案的灯火通明。

正是这份投入,让她荣获“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志愿者”等称号,更锤炼出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抗压能力。“考研后期,我曾因压力崩溃大哭,但志愿服务中培养的韧性让我迅速调整状态。”崔晨坦言,“志愿服务与考研备考本质相通——都需要目标感、执行力和永不言弃的信念。”

研途逐梦:从专业深耕到方法论突破

作为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崔晨的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以“学习委员”的身份分享了三维备考法。

第一,时间管理:构建“目标-任务-反馈”闭环。崔晨展示了自己的备考日程表。“关键不是‘熬时间’,而是让每一分钟都指向目标。”她强调,每周需留出半天“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避免因计划中断产生焦虑。

第二,学科突破:专业课框架法与英语语境记忆。针对专业课背诵量大、易遗忘的痛点,崔晨通过“三级框架法”:先构建章节知识树,再提炼核心概念,最后用案例填充细节。英语备考中,她摒弃单词本死记硬背,转而通过阅读外刊、观看TED演讲积累词汇。“语言是活的,要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情感色彩和搭配习惯。”

第三,心态调适:把压力转化为“燃料”。“备考后期,我曾连续两周失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块考研的料。”崔晨坦诚分享低谷期的心路历程。她通过每天30分钟跑步释放压力,在日记本上写下“每日三件小成就”积累信心,更主动联系已上岸的学长学姐获取支持。“考研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共同攀登。”

榜样力量:从“被照亮”到“去发光”

分享会现场,崔晨多次提及远景学院对她的影响:“学院的通识教育让我具备跨学科思维,小班教学让我敢于提问,导师制让我获得个性化指导。”她特别提到导师的鼓励:“当我因志愿服务与备考冲突而焦虑时,导师告诉我能力是相通的,志愿服务中培养的领导力,正是研究生阶段需要的。”

如今,作为考研“成功上岸者”,崔晨选择以分享会回馈母校。她向学弟学妹赠送亲手设计的“考研能量包”:内含定制错题本、时间管理表和一句手写寄语——“你比想象中更强大”。互动环节中,她耐心解答关于院校选择、复试技巧等问题。

“考研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崔晨以这句话结束分享。台下,远景学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她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学霸”的备考秘籍,更是一个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在专业领域深耕、在传承中实现价值的立体榜样。

这场分享会如同一粒种子,在远景学子们心中播下希望: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她们也会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研途星光”,将这份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更多人。如崔晨所言:“远景学院教会我,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人成为光源——既能照亮自己的路,也能为她人引航。”


供稿:张璐 摄影:张璐 责任编辑: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