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研
【通识教研】地理启思化学解谜法理护航——《生态学与环境变化》课程试讲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来源: 作者: 编辑:张璐 点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远景学院积极响应,为2025级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一门全新的通识课程——《生态学与环境变化》。该课程由地理专业段永健老师、化学专业李文波老师及法学专业宿佳佳老师共同授课,旨在通过多学科视角,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与全球视野。本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教研室例会迎来了这门新课的首次试讲,三位老师分别就不同章节进行了展示。

首先,段永健老师围绕“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展开了介绍。他以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带领大家穿梭于生态学的发展长河,从萌芽时期的简单认知到建立时期的理论奠基,再到巩固时期的系统完善,深入剖析了全球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的奥秘。“生态学宛如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理解自然与环境关系的大门。”段老师的话语,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态学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接着,李文波老师就第二章环境化学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李老师从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她通过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直观展示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化学不仅是一把双刃剑,更是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李老师的话让在场老师深刻感受到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宿佳佳老师围绕李文波老师提到的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案例,深入剖析了环境污染与法律之间的紧密联系。她以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为基础,详细阐述了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途径以及环境法律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法律是环境保护的坚强后盾,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试讲结束后,教研室的其他老师纷纷给出了评价和建议。有的老师称赞三位老师的试讲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的老师提出了在课程中增加更多实践环节、强化案例分析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位老师表示,将认真吸收大家的建议,不断学习、持续更新,使《生态学与环境变化》这门课程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学生需求。这门课程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学科的知识,引领同学们走进生态学的奇妙世界,培养同学们的生态责任感与全球视野。相信在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可以在这门课程中收获知识、启迪智慧,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李文波

摄影:段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