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迎来新教师耿金锐,为教学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为帮助新教师快速熟悉学院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研室于10月24日下午在学院101教室组织开展新教师磨课活动,昝玲、张亚杰、杨丽佩、王慧敏、葛乔等老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
一、聚焦“新人新课”挑战 展示教学初体验
本次磨课以耿金锐老师主讲的《社会学认知与实践》课程为核心。作为学院本学期新开课程,加之耿老师首次授课,此次“新人讲新课”的挑战对教研室整体教学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活动中,耿老师围绕“芝加哥社会学派”核心知识点展开教学演示,以精炼的语言梳理学派百年发展脉络,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代表人物理论体系,初步展现了个人教学思路与风格特色。

二、多维点评促提升 精准建议明方向
课后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对授课内容给予肯定,认为课程逻辑清晰、知识点覆盖全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芝加哥学派的系统性认知。同时,针对教学优化方向形成共识:在课件设计方面,需强化内容严谨性,对专业术语(如英文词汇)进行补充解释,并将案例素材与理论要点同步呈现;板书设计应突出层级结构,区分核心概念与拓展内容;教学实施中需加强师生互动设计,结合通识课程定位调整教学节奏,进一步考虑学生认知基础,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门槛。

三、正视短板勤反思 明确成长路径
耿金锐老师认真记录反馈意见,表示将深入领会“通识教育”理念,结合自身跨学科背景(楔形文字和世界史),探索社会学理论的通俗化表达路径。他承诺将系统梳理建议,借鉴资深教师教学经验,通过深化课程研读与教学实践,逐步构建适配远景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
本次磨课活动严格遵循“以老带新、教学相长”原则,在严肃务实的研讨氛围中达成预期目标。通过“展示-点评-反思”闭环,不仅为新教师明确了改进方向,也为教研室优化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将持续深化教研活动机制,以集体智慧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供稿:远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 责任编辑:任欣